黃興進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了解和領會數學基礎知識并進行熟練運用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問題精心設計,構建“問題串”。文章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實踐,對“問題串”的設計方法及成效進行了研究,為改進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串”教學設計;實踐研究
數學教學主要包含概念的掌握、公式的運用和問題的練習等環節。其中,“問題串”是將數學概念、公式、習題等諸多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形成有層次性的系列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從而實現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在初中數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烈但耐心相對不足的青春發育期。“問題串”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思考,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一、初中數學“問題串”設計的基本要領
(一)“問題串”的設計目標必須要明確具體
初中階段是學生打下良好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與數學思維模式的構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問題串”的設計是否符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是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如果設計的“問題串”偏離了教學大綱或者教學主旨,那么就會浪費課堂上的寶貴時間,還有可能將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帶入歧途[1]。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串”設計時,必須要對每一個問題進行認真的審查,明確各個問題所指向的教學目的及其在“問題串”當中的位置和作用,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突出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保學生在進行“問題串”學習時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二)“問題串”的設計結構必須要科學合理
“問題串”的教學模式,其初衷之一就是利用這種新穎的形式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領至數學邏輯思考的范疇,使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問題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逐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由表及里的思考習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串”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總體情況以及每一名學生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尊重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能力差異,使“問題串”的設計內容與學生的能力基本相符,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三)“問題串”的設計方案必須要強化互動
“問題串”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題海戰術”,也不是簡單的課堂問答,其更加關注學生對于問題的掌握深度和理解程度,引導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深入地思考數學問題,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力求達到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的成效[2]。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串”設計時,必須將師生之間甚至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融入設計方案當中,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出現教師“自問自答”等尷尬現象,通過引導教學的方式促使學生進行思考,使課堂始終保持輕松互動的氣氛,不斷地激發學生進行問題交流與數學思考的積極性。
二、初中數學“問題串”教學設計的具體實踐
(一)生活化的“問題串”設計,有助于學習興趣的保持與拓展
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許多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對于初中學生特別是初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身心發育還不夠成熟,在邏輯思維特別是抽象思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將生活融入數學“問題串”教學設計中,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更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與問題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結合生活實踐思考問題,使“問題串”進入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狀態。
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串”。問題一:甲去商店購買文具,一支筆要10元,一本筆記本要15元,如果甲要買a支筆和3本筆記本,一共需要支付85元,那么甲一共買了幾支筆?問題二:甲購買文具后,要想平均分配給3名小朋友每人4支筆和1本筆記本,那么甲至少還需要買幾支筆?通過問題的不斷深入,學生可以結合自己購買文具、書本的經歷進行拓展思考,編制相似的數學題進行自主練習,從而在較強興趣的驅使下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二)遞進式的“問題串”設計,有助于探索精神的激發與推進
數學教學的“問題串”設計,需要體現出數學知識的精細要求,使問題之間形成相互的關聯性,將學生由一個問題引入下一個問題,從而不斷地在問題研究和思考過程中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使學生在問題解析過程中得到成長。在“問題串”的具體設計中,教師要發揮指引者和啟發者的角色作用,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的同時,通過一個又一個遞進式的問題,啟發學生不斷地思考新的問題。
(三)分層級的“問題串”設計,有助于知識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一直是課堂教學關注的焦點,也是教師備課的核心內容。“問題串”的設計既要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使學生在順利解題的過程中保持自信,又要顧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掌握,使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順利地掌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3]。分層級的“問題串”設計,既能夠避免學生在答題初期遭受挫折,又能夠引導學生逐漸進入難關時加強思考,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掌握。
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講解時,可以進行多層級的“問題串”設計。問題一:如果a和b是方程x2-5x+2=0的兩個根,那么b/a+a/b的值等于多少?問題二:如果a2-5a+2=0,b2-5b+2=0,且a≠b,那么b/a+a/b的值等于多少?問題三:如果a2-5a+2=0,b2-5b+2=0,且a≠1/b,那么a+1/b的值等于多少?通過這種具有梯度性的問題,學生逐漸由相對簡單的方程進入到相對復雜的方程學習中,思維模式更加具有邏輯性和漸進性,在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有助于構建相應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不斷攻堅克難。
三、結束語
“問題串”教學設計是現代數學教學模式中的一個創新之舉,也是傳統問題教學的發展趨勢。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化、遞進式、分層級的“問題串”相互融合,將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開展數學學習與思考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開發與運用,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快速發展,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清.數學課堂教學“問題串”設計的實踐探索——以浙教版課標教材“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課時)為例[J].中國數學教育,2010(17):17-19.
[2]陳月玲.初中數學有效問題串式教學設計研究——以蘇科版教材為例[J].中學數學,2017(06):26-27.
[3]李寬珍.“問題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基于“正切函數的圖像及性質”的案例研究[J].中學數學,2016(0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