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峻松
【摘 要】小學語文階段性學習中強調的核心素養培養是為了使學生養成穩定、基本、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提高的文學素質和修養。當前的語文學習離不開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是語文學科的中心,是學科的核心表現,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對語文學科的內容形成自己獨立的理解,使學生形成終身語文的思維體系。本文從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出發,提出有效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法,旨在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語文學習能開啟學生的語言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科基礎。語文是學生整體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體現。在學習方面,語文拼音的學習奠定了學生學習的基礎,語句的理解決定了學生對學科題目的理解。在生活方面,語文的學習能升華個人修養、言論、談吐,更能在許多方面反映出人的修養和品行。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時,以培養學生的素養為目的,不要為了提高成績使學生被動地學習。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核心素養包括語文能力、積累、知識、方法和素質,語文學科的學科素養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的學習和運用是靈活多變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生只能在有限的知識框架下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不利于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在核心素養下,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核心素養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在新型的教學方式下積極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有利于情感教學
語文學科以情感、抽象為學科特點,語文源于生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將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加強學生在情感方面的認知,情感教學能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敏感程度,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深層含義,可提升學生的寫作靈感。
(三)有利于學科間的統一
學生對語言的掌握是開啟其他學科學習的第一步,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下,學生能具備多角度的思維,使各學科之間形成有機體系。核心素養的養成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它的提出符合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它的開展能滿足學生的發展和進步,能使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時運用核心素養的思想。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課堂開展緊密結合課本
課堂的開展以課本知識為主要內容,課本知識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課堂開展方向,教師應根據課本內容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課堂效果。以《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為例,課本內容以對話為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展開學生間的對話學習,教師可以找學生扮演角色,強化學生對課本的代入感。這種方式也能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身上,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更容易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巧妙借助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能增強課堂的活躍性,拉近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距離。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式多樣,教師可通過微課、圖片、視頻和VR等,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了解。以《蒙娜麗莎之約》為例,教師可以采用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帶領學生走進這幅名畫,使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她的外貌、魅力,這種教學形式能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到作者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更容易達到學習目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完善評價體系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課堂的評價極其重要,評價能使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進而適當作出調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秋思》為例,教學結束夠,教師可以展開學生之間的評價,評價內容圍繞教師的整體構思,對課本的講解方式和詳細情況等,學生評價完成之后,教師應認真、仔細地審核,找出自己的問題,用最合適的方式作出合理調整,使課堂的開展更符合學生的需要,此方式能快速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總結
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希望本文提供的策略能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參考文獻】
[1]白顯梅.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2019(07)
[2]劉海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
[3]劉世輝,賀勇芬.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