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月
【摘 要】本文以《男襯衫領縫制工藝》課程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針對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特色、教學效果這五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熟練掌握男襯衫領縫制的技術要點,提高男襯衫領縫制工藝這一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男襯衫領縫制;信息化;產教融合
襯衫對于男性來說是一件必不可少的衣服,對于男性白領來說更是標配的服裝之一。時過境遷,某些時刻和場合不需要或者不合適穿著西服或外套,這個時候襯衫就必須承擔起“外衣”的角色。一旦扮演起外衣的角色,襯衫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男士對襯衫的需求也就會發生變化。一件襯衫是由各個零部件所組成,它包含了:衣領、衣袖、過肩、胸袋、袖衩,在所有的零部件中,衣領的造型尤其重要,既要呈現出靜態美觀,又要符合人體機能性的動態舒適。
1.教學情況和策略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服裝縫制工藝》,《男襯衫領縫制工藝》是第四章《襯衫的縫制工藝》的一部分內容。“男襯衫領縫制工藝”將基礎款領型工藝和變化款領型工藝連接起來,是領型縫制工藝中至關重要的工藝,除此之外,男襯衫領縫制工藝與服裝成衣工藝有非常密切的聯系,所以,“男襯衫領縫制工藝”在服裝成衣工藝學習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為后續畢業設計、對口高考項目技能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1.2學情分析
《服裝縫制工藝》的教學對象是合肥市中等職業學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一年級的學生,基板上掌握了基本的縫型工藝、里外勻組合工藝和吃勢組合工藝,但是課前問卷調查表明:只有41.8%的學生能熟練操作里外勻組合工藝和吃勢組合工藝,人數還不到一半,其中37.5%的學生認為男襯衫領縫制工藝的難點在于領角窩勢工藝,50%的學生認為難點在于領角對稱工藝,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可以將領角對稱工藝作為課程教學的難點,將領角窩勢工藝作為課程教學的重點。下圖為課前的調查問卷。
1.3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情況、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熟悉并了解男襯衫領縫制工藝相關理論,能順利縫制男襯衫領;
2)、熟練掌握領角窩勢和領角對稱工藝的技術要點,能熟練使用這些技術。
(2)能力目標:
1)、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熟練對男襯衫領進行縫制;
2)、熟練掌握領角窩勢工藝和領角對稱工藝,能熟練使用這些工藝。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嚴謹認真、追求創新、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與工作作風;
2)、培養學生服裝工藝思維能力,增強熱愛服裝、美化生活的情感。
1.4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學實踐的要求,采取學生參與式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學方式。
首先,在上課之前,任課老師使用學習通手機軟件給學生上傳微課視頻,同時布置學習任務,任務包括:男襯衫領的款式特征是什么?男襯衫領款式與女襯衫領款式有何區別?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查找相關資料,完成這兩個任務,學生可以對男襯衫領有宏觀的認識,便于后續的微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課堂上,展示男襯衫領和女襯衫領的圖片,通過搶答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男襯衫領的領角對稱和領角窩勢工藝的講解,任課老師親自示范,學生上前觀摩,對領角對稱工藝和領角窩勢工藝的操作要點做筆記,思考這些工藝步驟的合理性,思考為什么要進行這些操作,對自己的思考和疑問進行記錄,便于后續咨詢老師和復習。觀摩之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縫制男襯衫領,縫制過程中可以直接舉手提問或者和同學交流,之后評選優秀作業,對學生的縫制成果進行點評,發現學生知識盲點,發現重難點,之后對這些重難點進行集中講解。學生通過作業展示自我評價,發現重難點,教師通過投屏示范講解解決重點,通過分組合作探究、學生示范操作,突破難點,教師總結點評、鞏固練習、跟進檢查,從而達成能力目標。
最后,在課后,任課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工廠進行參觀學習,與有關企業達成畢業生源合作項目,學校給企業直接輸送優質人才,企業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達到產教融合的要求。除此之外,學生在課下要對所學的領角對稱工藝和領角窩勢工藝進行練習,不斷提高熟練程度,學習大國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傳承服裝文化。
2.教學過程分析
2.1課前預習
上課之前,任課老師給學生發布男襯衫領教學微課視頻,學生可以根據教學視頻提前預習。微課視頻課前預習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更加靈活。使用微課視頻進行輔助教學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確定合理科學的預習考核方式:課前預習要求學生有比較高的自覺性,微課視頻的交互界面上,可以直接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防止學生應付式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2)在微課課程中上傳微課課件、微教案以及微視頻等多種解說文件,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更多便利。
(3)控制時長:視頻時間太長,學生容易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把課程視頻分解成5-10分鐘的小視頻,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
(4)視頻支持反復觀看和緩存,這有助于學生學習或復習工藝。錄制視頻時候注意錄制的角度,保證操作清晰可見。在操作示范的環節,翻領和底領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面料區分,正反面標注表示。
(5)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價學生的預習成果,除此之外,設置互動交流答疑區,方便教師隨時解答學生預習學習的疑惑
2.2課堂教學
(1)新課導入
學生觀看視頻和圖片,搶答男襯衫領的款式特征是什么?男襯衫領和女襯衫領的區別是什么?兩個預習問題。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視頻導入引出課題,學生觀看視頻并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新課講解
1)展示預習成果。分組展示課前作業,收集問題,找出重難點,由工藝組和設計組學生代表展示預習作業,講解在縫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重點突破。教師總結學生在課堂講解中存在的問題與誤區,通過投屏示范操作領角窩勢工藝,強調領角窩勢工藝操作要領:領里放上層,領面放下層,領尖帶線制作,離領尖3-4厘米,領角里帶緊制作。帶緊0.2-0.3厘米。學生反復練習領角窩勢工藝,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對比。通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發現領角窩勢有明顯效果,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3)難點突破。針對課前作業領角不對稱的工藝問題,學生合作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投屏展示解決方案,總結操作要領:將翻領對稱,底領對稱,翻領和底領領中對位,底領圓角縫制標記和翻領止口對位縫合,進行三眼對位,因此化解教學難點。
4)學生互評,教師總評。學生再次反復練習領角對稱工藝,并交換作業互相點評。教師總結點評,強調重點:領面平挺,緝明線寬窄一致,保持0.5厘米寬度,領角有窩勢,兩邊領角對稱。
3.教學特色和效果分析
(1)通過投屏、直播軟件示范操作解決了教師示范操作和學生練習無法同步的問題;
(2)走進企業觀摩學習,感受企業文化,追求工匠精神;
(3)課前作業和課堂作業進行對比,充分展示了課堂教學效果;
(4)通過產教融合,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優化學生的職業規劃;
(5)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和進企業,從而對產教融合有了更高的認識;
4.結束語
領子是一件服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任何一款領型時都要依據不同人的特征來確定,對學生的教學演示、課后作業檢查及輔導,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男襯衫領縫制工藝,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景覓,劉曉亮.男襯衫領子工藝制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02):3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