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創設適合于學生并作用于學生讓學生產生一定情感反應,主動建構學習內容、學習背景和活動條件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是行之有效的。創設情境的方法主要有問題情境、生活情境、任務情境、實物情境等。情境創設應以教材為基礎,要從實際出發,要明確目的,要做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情境教學;創設方法;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69-02
引? ? 言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學情境,就其廣義來說,是指作用于學生,使其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從狹義來說,則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學生而引起其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教學情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并積極參與到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中來[1]。
一、情境創設的方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計算機教學中的基礎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計算機來獲取、加工、傳播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運用情境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乃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情境創設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種方法。
1.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將教學內容問題化,讓學生進入學習過程的一種情境。問題情境的前提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關鍵是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
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同時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問題融入實際操作中,以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還應注意科學地、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安排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Excel2010中的常用函數項目時,筆者準備了一份全校一年級的各科成績表,先讓學生以筆算的方法計算,計算的內容包括:每位學生的總分、每門學科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各學科的優秀率、及格率,每位學生在班級中的排名等,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記錄所碰到的問題,形成問題情境。在各種問題情境中,筆者再從中引出Excel中的常用函數SUM(自動求和)、AVERAGE(平均值)、MAX(最大值)、MIN(最小值)、RANK(自動排名)、統計函數COUNT與COUNTIF等問題,再演示部分函數的使用。最后將內容問題化,以問題形式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解決問題,熟悉函數的操作。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學效果[2]。
2.生活情境
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都會走向工作崗位,而“生活情境”就是以學生所能碰到的一些實際生活為背景所創設的一種情境。生活情境源于生活,教師要精心選取,要讓學生感到生活情境就在身邊。這不僅能讓課堂知識更加豐富,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例如,在講授Internet的使用時,筆者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創設了“幼兒園元旦文藝匯演”的情境,從而引出如何從互聯網中收集、下載、整理有效資源,并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完成一個舞蹈節目的編排。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在計算機方面得到了實際應用,而且提高了組織、協調、基本舞蹈的編排能力。
3.任務情境
“任務情境”是指以任務為驅動,讓教學的整個過程融入任務中去,讓學生圍繞任務逐步展開并完成學習活動?!叭蝿涨榫场钡膭撛O,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其團隊精神和協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PowerPoint2010綜合制作中,筆者將學生分成四至五人的小組,每組都推薦一位組長,由組長安排每個人的任務,讓他們協作完成一個完整的演示文檔的制作。在課堂中,筆者發現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強項來完成組長所安排的每一項任務,并能很好地運用幻燈片版式、設計、背景、自定義動畫、動作按鈕、幻燈片切換、插入圖片、聲音等重點知識,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后每組選出代表將文檔在全班中進行演示,互評文檔的優缺點。通過互評,學生體會到了在整個制作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相互之間達成了共識。
4.實物情境
“實物情境”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實物、模型、標本或通過實驗、參觀等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其優點是形象直觀,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情境讓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這在計算機硬件學習中更能體現出來。
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時,筆者充分利用了“實物情境”。首先筆者事先準備好計算機的各個部件,讓學生觀察并思考;然后通過演示教學講述各部件的型號、品牌、功能、技術指標與參數、安裝技術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將學生分組,進行計算機組裝。在組裝的同時,筆者引導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并在最后要求各小組根據不同的需要,寫出組裝一臺計算機的配置清單,并由小組代表講述此清單的優點與作用。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到了計算機的各個部件,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也更好地掌握了理論知識,增加了學習興趣。
二、情境教學的思考
情境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讓教學變得多樣化。經過幾年的情境教學實踐,筆者進行了一些思考,在情境教學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情境創設應以教材為基礎,精心選材。教師要根據教材和教學的需要創設情境,本學科的特色要體現出來、重點要突出、結構要合理。從實質上講,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增加課堂氣氛,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達到教與學的融合,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自主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第二,情境創設要從實際出發,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要讓學生感覺到情境中所涉及的內容就是身邊所遇到的日常問題。情境創設要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情境中有所學、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做、有所得。
第三,情境創設的目的要明確,針對性要強。情境的創設應以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為目的,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目標,采用合理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創設。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基礎發現問題的所在,明白本堂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四,情境的創設要能做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
結? ? 語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催化劑。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還有很多,筆者只是作了初步嘗試,進行了一些實踐與思考,希望通過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技能。面對學生,教師要善于創設更加適合教學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進而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陳窕.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的嘗試[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0(08):37-39.
沈忠紅,胡焱.關于高職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的開發[J].職教論壇,2011(11):54-55.
作者簡介:桂漓峰(1982.5—),男,湖南祁陽人,現任湖南省祁陽師范學校計算機教研組組長,現代教育技術碩士,講師,有多篇論文獲省、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