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莉 尚全
摘? ? 要: “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已成為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基于行業特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政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本文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結合旅游職業特色,從課程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三個層面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
關鍵詞: 思政理論課? ? SPOC? ? 教學設計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在現代信息教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條件下,許多優秀網絡教育平臺的出現,給思政課傳統課堂教學改革帶來新的結合點。在保留傳統師生面授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增加網絡學習,形成課堂講授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線上學習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的小規模教學模式,簡稱SPOC。
SPOC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適應了時下網絡學習生態的現實需要,符合“00后”這一代的學習心理,為課內外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互動提供便利。小規模限定性教學設計,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追求激發學生主動學、深度學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
通過調研和走訪,結合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旅游類院校的職業特色,進一步明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的教學目標,即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關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在旅游行業的良好傳承,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邏輯思辨能力和社會觀察能力。教學設計過程遵循兩個設計原則:一是學生的自我學習效果,二是結合社會和旅游行業的現實需求,從課程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三個層面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
一、教學理念的設計
“基礎課”的教學目標是整個課程教學設計的導向,決定了整個教學行為,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尺度。基于SPOC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設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盡可能具體化和可操作化,以便給任課教師和學生留下較大的發揮空間。
1.設計的指導思想
課程設計以基于工作任務解決課程開發理念為指導,以培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要點,根據旅游行業人才的任職訴求,融合旅游行業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將“旅游職業道德”“基礎”課和兩門課程相結合。保證學生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同時,掌握旅游職業道德內容,創新實現“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公共課程教育和旅游行業特定的職業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讓課程內容具有時代意義。
2.課程設計的內容要求
根據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推動育人機制向內涵發展的重要精神及我校旅游職業特色,通過教與學,根據旅游行業、職業實踐,幫助我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社會主義道德和旅游職業道德內容,培育旅游職業人的思想品質與道德修養,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法規和旅游法律規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規定,切實做到知行合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發揚旅游職業精神,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為大學生成為合格的旅游職業人提供人生指引、價值導航。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實踐教學,推動實施實踐教學學分制,切實實現知行合一,培養學生旅游職業人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強化法律觀念與法律意識,使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程開發的思路
根據“基于任務的學習方法”原則,遵循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課程開發與建設思路,開展旅游行業調研,了解旅游行業一線從業人員所需的常見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結合旅游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進行歸納分析,開發出基于工作任務的課程內容,實現公共基礎課程內容與旅游行業相結合。
在具體課程內容開發過程中,根據培育旅游人才思想品質素養的工作任務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負責整合各種線上和實體資源,將從業人員工作中的崗位任務轉化為可供教學使用的教學任務,形成模塊化的教學任務安排,并進行合理的教學任務設計。課程教學過程要通過理論授課、實踐教學訓練等多種途徑,采取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線上的教學資源和平臺,給學生提供知行合一的機會,激發學生主動學、深度學。
二、課程目標的設計
“基礎”課的課程總體目標是通過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及旅游職業道德教育等主要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利用線上教學平臺,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幫助旅游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旅游職業思想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知識目標上,幫助高職學生了解大學生活和旅游職業生活,樹立全新的學習和生活境界;理解和把握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理想與信念、中國精神、人生真諦,領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要義,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主的時代精神。了解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理解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國革命道德、旅游從業人員的道德;把握旅游行業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領會公共生活和社會公德、家庭婚姻生活和戀愛婚姻家庭道德,在社會實踐和旅游職業實踐中提高個人品德修養,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理解法律和社會主義法律的概念、本質、特征、作用的理解與認識,掌握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和國家制度;了解我國法律部門的實體法律體系和旅游部門的法律法規,從整體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治旅。
2.在能力目標上,能夠幫助學生在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榮辱觀的基礎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構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高尚的價值觀,培養“知榮辱”的道德情感能力。在了解我國旅游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青年學生的大學生活和旅游職業生活的特點基礎上,認識到旅游類高職院校青年學生的歷史使命,培養對三年大學生活及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與設計能力。在明確旅游從業人員對自然、社會、行業、企業、他人和自身應該承擔責任的基礎上,提高學習、交往及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培養青年學生旅游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將社會道德的相關理論內化為自覺的意識并踐行于生活之中,增強旅游職業實踐中的規范意識和提高知行合一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規范,分析和解決旅游職業生活、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等領域的現實法律問題。
3.在素質目標上,通過教學引領學生開闊視野、刻苦學習,努力掌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法治理論、旅游職業道德理論,打下堅實的知識和理論基礎。教育學生追求理想、堅定信念、加強修養、磨煉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培養旅游職業人應有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指導學生腳踏實地、求實創新、甘于奉獻,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旅游者的過程中,在社會實踐和旅游職業實踐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三、課程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就是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這個設計是否得當直接關系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程度。
1.教學內容的設計
(1)短小、概括。在SPOC混合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教學前要自主學習與課程相關的內容。根據此前教學目標,將教學知識點羅列并盡量以簡短而微小的單位表達出來。要求教師在SPOC教學設計時提煉課程內容的核心知識點,再以兩分鐘到三分鐘的短視頻呈現出來,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先登錄網上教學平臺,觀看并自學相關短視頻,了解大致教學內容,教師在之后課堂授課時再將學生自學的核心知識點進一步具體化,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習者帶來獲得感和實效性,并且很好地適應學生時間碎片化的學習要求。
(2)簡潔、直觀。“基礎”課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邏輯性較強,隱含較多的哲學思維。對于一些不便拍攝短視頻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思維導圖、HTML、WPF樹等可視化工具,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形象和直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貼近職業及學生生活。利用SPOC線上平臺了解學生個人生活需求,設計內容可以與學生未來發展相結合。如學習理想信念部分,可以讓學生用簡短的文字留言給五年后的自己。在這個留言中,有的學生談到了未來職業,即職業理想,有的學生談到了家庭幸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何為幸福,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還有的學生談到對未來社會的向往,即社會理想。教師可以挑選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留言,引導學生認識到理想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成為推動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動力,同學們應當在奮斗中追求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此外,盡量使用與學生經驗相關聯的語言和事例,幫助學生領會和理解相關知識點。
2.教學評價的設計
教學評價主要包含教學反饋和教學反思,目的是監督師生朝著教學目標方向前進,以增強和檢驗教學實踐效果。以往的教學評價主要傾向于考核學生的記憶程度,而SPOC教學評價更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SPOC教學平臺上提供的教學視頻,設置相應內容的測試,課前學生在學前準備時,就可以自測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在線教學平臺可以將測試記錄的統計數據反饋給任課教師,使教師在課堂講授前對學生學情有基本的掌握。學完每個專題內容之后,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教學平臺完成在線單元測試,有利于學生及時檢測專題內容,了解學習情況并查漏補缺。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統計功能,及時整理學生易錯知識點,并細化到每個學生,分析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因材施教。這種混合式教學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評價學生的職業品德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礎”課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將給旅游類高職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結合行業特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為旅游類高職思政理論課帶來新的思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J/OL].新華網,2018.08.22.
[2]婁麗娜.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政理論課中的運用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
[3]張成霞.基于SPOC的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8(10).
[4]趙浚.胡曉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運用SPOC模式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8).
[5]魯玉桃,唐青女.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踐履式教學探析[J].西部大開發,2010(5).
基金: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校級課題《新時代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以“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為例》(立項號2018XJY02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