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
摘要:綜藝節目具有十分明顯的娛樂化特點,但是綜藝節目也必須要承擔一定程度上的傳播主流價值觀和思想,傳輸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作為中國綜藝節目中的佼佼者,《奔跑吧兄弟》自從開播到現在,一直都擁有較高的收視和話題度,它將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為節目的重點,以有形的或者無形的狀態顯現出來。本文將《奔跑吧兄弟》作為案例,來分析在綜藝節目中如何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奔跑吧兄弟》;綜藝節目;傳統文化;傳播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在綜藝節目爆發的媒體環境中,以傳播傳統文化作為責任和節目本源的節目較少,但是也有十分優秀的比如《見字如面》、《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但是這一類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節目在娛樂性上沒有綜藝節目強,并且需要具備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的基礎,因此,在對外傳播的過程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電視綜藝節目也就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媒體之一,以娛樂化的方式來傳播中國文化,用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給觀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過《奔跑吧兄弟》對傳統文化的多方位塑造和傳播,來分析在綜藝節目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
本文研究的意義即是把《奔跑吧兄弟》作為案例,因為目前來說,對綜藝節目中傳統文化對研究還不是很多,范圍再大一些的話,針對綜藝節目中傳統文化的傳播也還有一定的研究空間。因此本文的研究在學術上具有填補以及 更新現有研究的作用。
其次,從研究的現實意義上來說,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有效的對現在綜藝節目無意義、無營養的狀況有所啟發和改變。這一類的綜藝完全地走入了歧途,既不能起到塑造主流價值觀的作用,也不能提供有益的娛樂化方式,而是純粹的以簡單、粗暴等方式來博取關注。還有一類綜藝節目是做的很好,但是卻都是以純粹的和明星有關的事情作為看點,絲毫沒有任何文化內涵。因此,從實踐的層面上來說,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讓國內的綜藝節目在立意上能夠更上一層樓,在做好節目的同時也要做好文化的輸出。
二、《奔跑吧兄弟》中傳統文化的傳播
(一)錄制地點的選擇
《奔跑吧兄弟》在錄制地點的選擇上都會選擇一些歷史文明古城,比如說“月明烏鎮橋邊夜,夢里猶呼起看山”的烏鎮:“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的洛陽:“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的南京;另外還有敦煌、武漢、西安、杭州、重慶等等。這些地方,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國城市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每到一處,節目組都要選取具有當地人文特色的景點或是當地相關的歷史名人名事進行錄制。比如,敦煌的錄制在溫都爾廟、敦煌古城、陽關,敦煌古稱“沙洲”,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咽喉。這些都能讓觀眾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氣息。尤其是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展示中國北方景觀的莊嚴大氣與中國南方景觀的小橋流水,更好的展示中國建筑和景觀、風土人情,能夠打破他們對于中國的刻板印象,從而能夠塑造一個更加飽滿的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形象。
(二)故事背景與故事情節的安排
《奔跑吧兄弟》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依托發生在當地的民間故事或是歷史名人故事來安排節目情節。比如,首站在杭州,將“白蛇傳說”相關內容植入節目中;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陽站,以“花城”為著力點,情節安排為“找出殺手,保護牡丹”;在充滿異域風情的敦煌站,奔跑團化身為古代商團,經歷了一場通關之旅……節目組的情節安排都是建立在符合當地人文特色及歷史傳統的基礎之上,這樣不僅使得節目內容豐富多樣,而且為節目增添了文化內涵,娛樂性與文化性并存。
說到這里,就必須要了解戶外綜藝與室內綜藝的不同之處。戶外綜藝借助于多樣化的物質媒介,能夠更自由的設置與劇情相關的要素。近年來中國戶外綜藝成為主流,《急速前進》、《挑戰者聯盟》等,但是將介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節目中去的方法,《奔跑吧兄弟》還是一次較有勇氣的嘗試。雖然在原版的《RUNNING MAN》中,也大力的宣揚了韓國的歷史文化,但是對中國的綜藝節目來說也仍然是一次值得鼓勵的突破。
(三)游戲設置
作為綜藝節目,游戲設置是必備的重要環節。在《奔跑吧兄弟》中,游戲的設置與當地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都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在義烏的時候,為了弘揚義務人經商的精神氣概,選用了雞毛這一關鍵道具作為游戲勝負所在,“雞毛”是義烏人開始經商的重要標志,通過用雞毛換購其他產品的方式慢慢的讓義烏人走向世界經濟中心。又比如說在西安站中,將古城以及西安當地的特色小吃結合起來,在吃喝玩樂中領略西安的歷史風采。另外,在《奔跑吧兄弟》的游戲環節中,也經常涉及到很多中國傳統游戲,比如,踢鍵子、老鷹捉小雞、打地鼠等。可以說,從小到大,從點到面,《奔跑吧兄弟》在游戲設置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較為廣泛的傳播。
(四)故事結局
在《奔跑吧兄弟》秉承著中國傳統價值觀,那就是好人一定會取得勝利,個人勝利一定是不能離開團體的勝利的。在韓版的《RUNNING MAN》中,經常會看到成員之間互相背叛帶來的笑點,也經常能夠看到某一個成員通過陰謀詭計取得勝利,但是在中國的《奔跑吧兄弟》中,基本上體現出了中國人以和為貴、重視團隊合作等文化理念。
三、綜藝節目對傳統文化傳播的不足
電視節目追求的是觀眾收看率的最大化,也即收益的最大化,真人秀節目也是如此。節目組展現出來的節目內容,娛樂性很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調和觀眾的口味。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帶給人們很大的壓力,大多數人更愿意看一些幽默搞笑、能讓人哈哈大笑的節目來放松身心,以此來減輕自己的生活壓力。所以,節目的制作人在制作時考慮得更多的也是收視率的問題,因此在《奔跑吧兄弟》中對于傳統文化的介紹只是浮在表面上的、不夠深入的。比如說在講述義烏批發市場的時候,也僅僅是對市場的規模和數量做了介紹,而在利用雞毛作為道具進行游戲的時候,并沒有對“雞毛”的文化含義進行完整的闡述,這就讓很多不了解情況的人往往會忽略這些道具背后的文化意義,因此傳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比如說,《奔跑吧兄弟》的很多游戲的設置甚至是常駐嘉賓的性格定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原版,而且工作人員很多也都是來自于原版節目,因此也就導致了這種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可能并不一定是出于主觀的考量,而是一種綜藝化了的模板。比如說在韓國版中,也會對韓國的歷史古跡進行相應的介紹,在《奔跑吧兄弟》只不過是將介紹韓國的文化變為介紹中國的,內核可能并不是十分貼近中國文化本身。
另外,在現在的綜藝節目中,還是以明星作為主導的。在節目結束之后,人們關注的重點不是節目傳播出來的傳統文化,而是哪個明星又受傷了,兄弟團的關系是不是鬧僵了?諸如此類。可以說,這是節目組刻意引導的結果,也是粉絲經濟影響下的結果。因此,這些都使得《奔跑吧兄弟》的綜藝節目中所展現出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形象都較為單一,大多數收看節目的人只能了解到表面的一些東西。
四、結語
目前,中國綜藝對傳統文化的傳播還處于探索階段,《奔跑吧兄弟》作為中國綜藝節目中的領軍節目,承擔起了一定的責任,但是卻也會因為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引入了過多的明星、炒作等,于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就顯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從整體的發展情況上來看,中國的電視節目在取材以及立意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見字如面》、《國家寶藏》、《詩詞大會》等一系列優質的節目在國內更受歡迎,但在對外輸出的時候勢必會因為對受眾的要求較高遇到一定的阻礙。因此,那些具有娛樂化功能的、受眾基礎廣泛的綜藝節目,是對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需要在政策上給予引導、在文化上給予指導、在資金上給予支持,才能夠逐漸形成從被動要求地輸出文化到自覺形成與貫徹文化輸出意識。
參考文獻:
[1]冷凇,張麗平.網絡綜藝節目的創新發展、營銷傳播與價值解析[J].電影評介,2017(17):59-60.
[2]劉思言.淺談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未來發展——以《奇葩說》的成功為例[J].視聽,2017(11):75-76.
[3]周婉馨.淺析網絡綜藝節目——以愛奇藝《奇葩說》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07):126-127.
[4]王禹.綜藝節目模式的法律保護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17(32):124-125.
[5]劉思伽.全媒體時代綜藝節目推廣策略探究[J].視聽,2017(1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