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中職服裝專業創意特色茶服設計“六段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提出將橫縣特色茉莉花融入創意茶服設計中,通過“收集原始資料—確立主題—色彩研究—面料研究—款式研究—展示交流”六個步驟實施教學,為橫縣茉莉花特色產業發展培養服飾專業設計人才。
【關鍵詞】中職學校 服裝專業 創意特色茶服設計 “六段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B-0121-02
服裝設計是中職學校服裝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靈魂,要提高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能力,設計出富有靈氣的作品,教學應與當地特色產業相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出與時俱進的設計者。
廣西橫縣被譽為“中國茉莉花之鄉”,茉莉花是橫縣的一張閃亮的名片,橫縣姑娘身穿富有地域特色的茶服進行茶藝表演已經成為橫縣一道靚麗風景線。近年來,在政府扶持下,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成立了“茉莉文化創意產品展示廳”,依托服裝和茶藝兩個專業,致力于創新和發展茉莉花文化服飾—— 茶服,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藝品,培養設計地方特色服飾的人才。因此,服裝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服裝設計時,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好地域特色文化,開發鄉土文化資源,讓學生感受到鄉土文化的魅力,從而增強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和傳承地域文化的責任意識。
一、服裝專業創意茶服設計“六段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服裝專業創意茶服設計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可分為“六段式”:收集原始資料—確立主題—色彩研究—面料研究—款式研究—展示交流。這六個階段不是嚴格分開的,它們既有一定的先后順序,也可以相互交叉進行。
(一)第一階段:收集原始資料。收集原始資料是主題研究的第一個步驟,而拍攝是收集資料的手段之一。主題教學法收集原始資料的方式很靈活,可以從書中找攝影圖片,也可以到主題設定的場所搜集圖片和實物。讓學生在收集、整理材料的過程中,一方面培養他們收集材料、處理材料、和運用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加深對家鄉青山秀水、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之間學會溝通、合作,以適應信息快速發展的社會,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夏天,正是茉莉花盛開的好時節,教師帶領學生到種植茉莉花的田野,開展賞花、摘花、編茉莉花項鏈、記錄、拍照等一系列的活動,因為這是我們感受主題的途徑,所以要求每位同學都必須親身參加感受。學生用手機從不同的角度拍了青翠欲滴的葉子,潔白如玉的花朵,整體的、局部的、遠距離的、特寫的……不同角度的景致都留在學生的手機相冊里。
(二)第二階段:確立主題。收集原始資料后,教學場地從田野回到教室。老師要求學生把收集下來的原始資料進行歸類、分析、打印,指導學生概括提煉采集元素,尋找與服裝設計的相關聯系,此后將這些元素通過各種方式表現運用到自己的服裝設計中。確立主題,關鍵是分析原始圖片的信息,我們要把分析和想象相結合。看這些原始圖片,你會讀出很多信息,但必須找出它們之間的關聯點。學生通過對自己拍攝的茉莉花圖片分析,通過小組討論,確定了“清香淡雅”這個主題。有了“清香淡雅”這個關鍵詞,一切的研究都得圍著它轉了。它是主題色彩、面料、款式和展示研究的理性指導。
(三)第三階段:色彩研究。老師指導學生選取有代表性的圖片進行色彩研究,提取主要顏色,在提取確定下來后,把選取出來的色卡以手工方式貼在原圖片旁或以計算機色彩分析呈現。然后以各種不同材質的白坯布為載體,根據色卡所提供的色彩,要求每位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染色研究。
茉莉花瓣及花葉由簡單原始的綠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的藝術世界,花瓣白得純潔,花葉綠得樸實,綠白二色均偏冷色,兩者調和在一起,平添幾分雅致。根據圖片色彩意境分為綠色系和白色系兩大塊展開色調研究。在綠色系里,學生做了幾組不同的綠色調研究:鮮亮的綠色調、含灰的綠色調,偏黃的綠色調等。在白色系里,同樣做了幾組不同的白色調研究,最后學生還調出了綠白漸變色。
(四)第四階段:面料研究。通過分析圖片中的造型、色彩、意境和光澤感、質重感等,以此形成對面料的研究。學生根據主題收集的原始圖片信息,收集各種不同質地的面料小樣,從中找到最適合表達主題的面料。另外,還研究如何進行面料再造,以期體現茉莉花的造型。
(五)第五階段:款式研究。這個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把前期的研究整合轉化到款式上,符合設計主題的要求,是款式研究的關鍵。“清香淡雅”系列茶服設計,采用茉莉花那亭亭玉立的優雅造型,選用旗袍、小禮服等形式營造這種清麗脫俗的氣質。茉莉花項鏈的裝飾體現了“清香”的主題,綠白兩色面料及簡潔的款式設計體現“淡雅”的主題。確定了款式構思,學生就自由組合,分成多個小組,開始畫款式設計圖并進行成品制作。
(六)第六階段:展示交流。主題教學法還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展示、推銷自己的成果。對完成的作品可以利用靜態或動態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展示和交流,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另一方面,完整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充滿自信與戰斗力,不同專業學生的稱贊及教師的肯定,成為學生的內動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興趣,這樣的學習持續性將帶給課程一個良性循環激勵。
二、服裝專業創意特色茶服設計“六段式”教學法實施成果展示
(一)茉莉花仙女裙。風格獨特,首先運用小號水管作支撐造型,縫制出一個巨大的連接成片的茉莉花葉子,好像仙女下凡的飛行器。其次,運用白色的絲網做成一朵朵潔白如玉的茉莉花朵在綠色的葉子上裝飾,茉莉花葉子的綠色與茉莉花朵的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使茉莉花仙女裙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表現力,展現了茉莉花之鄉的魅力。
(二)茉莉花飄帶裙。把傳統文化與地方特色緊密結合,簡潔的中式交叉偏襟運用緞帶繡、盤花等中式傳統手工工藝,繡出立體的仿真茉莉花為主要裝飾,為簡潔的中式交叉偏襟增添點睛之筆。裙子則將翠綠色的光面布裁剪成飄帶狀,用繡花茉莉為主要裝飾,伴著穿著者的走動,飄帶上的繡花茉莉時隱時現,富于動感,更具時尚的魅力。
(三)茉莉花女王裙。用白色的布料裁出一個夸張又簡潔的立領,體現了茉莉花那亭亭玉立的優雅造型,營造了茉莉花女王范。裙子采用與茉莉花葉及花瓣最接近的簡單的綠白兩色光面布相間拼接成一條十二片大擺喇叭裙,然后再運用白色的絲網茉莉花在綠色的裙片下擺裝飾。穿著者顯得優雅、端莊。
(四)茉莉花盛開款。用白色、綠色的絲網制作一個個夸張的茉莉花瓣及花葉,造型出一朵潔白盛開的碩大茉莉花裝飾在裙子的腰間—— 體現茉莉花的神韻。
(五)創意摘花裙。前胸襟的設計恰到好處,采用白色的光面布料剪成茉莉花瓣的形狀,再燙上硬襯,做成有立體感的茉莉花瓣,從小到大排列在胸部,造型出潔白盛開的茉莉花圖案,使欣賞者聯想到“滿園春色關不住”的詩情畫意。寬大的白色裙子在腰部則采用綠色的飄逸網紗剪成茉莉花葉子的形狀裝飾。設計風格氣韻脫俗,自然清新,古樸又時尚。
(六)LED 茉莉花裙。采用七層白色特硬網紗燙出均勻的褶裥,使裙擺平撐展開。裙擺邊緣用亮片花邊裝飾,上衣及裙擺的花邊下暗藏 LED 燈,花邊上再加上白色的絲網茉莉花裝飾,達到亮上加亮、花上加花的炫目效果,更具茉莉花時裝語言的魅力。
學生除了設計制作出一系列的創意特色茶服外,還設計出多款體現地域特色的創意日常用品,如采摘茉莉花用的摘花籃、繡花布袋、遮陽傘、遮陽帽、LED 茉莉花燈籠等,運用繡花、盤花、絲網花等手工工藝,將大家熟視無睹的日常之物變成茉莉花文化創意作品,既具有欣賞價值又具有實用價值,為日常用品風格設計開辟了新領域。
展示交流的作品得到參觀的領導及遠方客人一致好評:此次設計的服裝,款式新穎,融入地方特色鄉土文化元素,能夠充分表達設計主題,展花鄉姑娘風采,抒茉莉家鄉情懷。
綜上所述,服裝專業“六段式”創意茶服設計教學法的實踐是一種有效、創新的課程改革嘗試,以趣味性為前提,從體驗的角度入手,漸漸導入專業知識,學生的創造欲望和潛能被發掘出來,它相對于傳統教學更能在放松的狀態下開發創意思維,學生通過互相交流的方式,既掌握了類似的知識結構,又保持了創造力的新鮮感。同時它還具有“一花多果”的特征,即同一主題,并非全班所有學生的研究結果都是清一色的款式,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能力來表現,可以是服飾品、手工藝品或者是面料設計等,因此大部分學生研究過程呈現的結果各不相同,呈現效果種類豐富,學生可以在制作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從而增強學生專業技能,為地域特色產業經濟發展培養專業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良.中法服裝設計主題教學叢書[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于金蘭.中華旗袍[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5
[3]熊曉燕,江平.服裝專題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孟 潔.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特點及趨勢[J].中國經貿導刊,2007(11)
【作者簡介】雷振媛(1975— ),女,廣西橫縣人,廣西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服裝專業骨干教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教改。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