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中職生的閱讀興趣,既是教學大綱中要求,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需求。所以,加強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引,科學制定學生閱讀方法內容,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意義重大。文章將就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中職生;閱讀興趣;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學生知識汲取與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便是閱讀。中職生自身學習能力不高,整體的閱讀興趣也相對不高,這主要還在于學生缺乏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以及閱讀習慣較為不佳導致。作為中職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為學生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若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忱,勢必要立足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才能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興趣因素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態度,對于強化學生理解、認識能力,培養學生聯想創造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就目前中職生閱讀狀況來看,多數中職生閱讀習慣不佳,閱讀興趣也不怎么高,有的甚至連四大名著都不曾了解過,只局限于日常的文章閱讀而已。會產生這種狀況的一大原因在于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綜合素質不盡相同,若是改善這一狀況,教師還可從以下幾點出發,進行閱讀興趣培養。
首先,針對性培養。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水平不一,在閱讀內容的確定上也需區分要求。即閱讀興趣不高,且課余時間也甚少閱讀的學生,可先為學生推薦一些淺顯易懂、富有趣味性的優質文章或是雜志,讓學生在文字的海洋中嘗到些許甜頭,感受閱讀的魅力所在;而對那些閱讀興趣相對充足,閱讀量也較為充足的學生,便可引導其閱讀較有深度、層次較高的文學作品,讓他們在書籍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其次,趣味閱讀活動。富有生趣的閱讀交流會,對于激發學生閱讀熱忱大有裨益。例如可以定期開設讀書會,讀書會的形式可以是讀書經驗分享,即讓學生各抒己見,分享自己是如何閱讀的,閱讀又有哪些技巧性等。還可以就某本書中的人物,展開正方雙方辯論等,這將能讓學生更富有激情地投入到讀書中。最后,作為閱讀教學的指導者,教師需言傳身教,做好帶頭作用,自己本身也要多多閱讀,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與眼界,對于優質書籍及時推薦給學生,并將自己讀書過程中的樂趣與心得體會分享給學生。
二、知行結合,促進學生的有效閱讀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并非讓學生死死地掌握住多少知識,而是希望學生能將這些知識都融會貫通,轉化為內在文化素質,并將其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閱讀興趣的培養,教師還需立足實際生活,循序漸進地展開閱讀教學,切忌一蹴而就,閱讀活動的安排設計都應當符合連續性、層次性原則。即具體實踐中,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實際能力、生存環境等方面不同提出相應的能力要求。例如,展開小組合作閱讀時,對于那些比較羞澀、不善言辭的學生則可安排負責文本內容講解或是角色扮演等,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對于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負責閱讀報告的抒寫或是小組角色劇本的編寫。性格開朗、社交能力強的,可讓其代替教師主持小組閱讀活動的進行。通過由淺入深,先讓學生投入到閱讀中,初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然后慢慢解開學生的心理負擔,以此開展文本閱讀、故事分享等活動,待學生閱讀量增加后,再強化學生的實踐訓練,即將學生帶入更為廣闊的天空,如:帶學生去福利院給那些小孩子普及知識,做讀書分享等。這對于學生眼界的開拓、思想羽翼的張開大有裨益。
三、抓好課內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指導
課堂是學生知識學習的重要場地,但若僅靠課堂教師講學,就想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顯然是不可能的,必須還要結合課外閱讀指導,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并塑造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一)抓好課內閱讀
第一,堅持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那么就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更能破除閱讀課堂的枯燥乏味。畢竟中職學校還是以技能訓練為主,要想精講每篇文章也有點不切實際,所以教師要著重訓練學生的獨立閱讀,學會自我檢測閱讀成果,可有針對性地對某篇文章進行精講,然后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讀書技巧,讓學生能將所學技巧充分運用到閱讀實踐之中。第二,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多為學生留出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深入文本情境之中,進行深層次體悟。教師只需適時點撥,大膽將課堂放手給學生即可。
(二)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職業學校對比普通中學的辦學條件會較為優越,且圖書館的書籍種類也相對豐富。首先,教師就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在班級里建立起閱讀角,多提供一些健康有益的書籍雜志等,鼓勵學生每日閱讀1小時,還可增設課外閱讀課程,或是組建讀書社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還可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圖書館中進行閱讀充電。其次,光是文字閱讀而不做筆記、心得記錄顯然也是無法取得有效成果的,所以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采用多元筆記記錄方法,如摘抄在筆記本上或是制作精美卡片等來進行知識積累、讀書感悟、書籍評價等。最后,閱讀中難免會碰到一些不熟悉的專業名詞,教師可為學生推薦一些讀書工具或是讓學生標下記號,然后借助網絡來查詢理解。
四、科學推薦課外讀物范圍
在多元復雜的市場經濟背景下,圖書市場也變得極為紛雜,各種非正版書籍更是層出不窮,有些書籍內容甚至會對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健康成長,教師還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推薦一些優質的課外讀物,使學生能閱讀到健康有益的書籍。當然,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教會學生去辨別哪些書籍不該觸碰,哪些書籍應當廣泛讀之。此外,學生閱讀興趣還受到年齡、性格特征、求知欲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教師還需要立足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年齡特征來幫助學生劃定讀物范圍,這一范圍廣度不應太小,應涉及文學、生活百科、科學常識、歷史等內容,就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復活》等,也應當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傳記,如《毛澤東傳》《卓別林自傳》等,對于一些彰顯時代風貌、弘揚時代精神的文章也不能放過,如《少年文藝》等。題材應倡導多元化,不應該只局限于某一類型,詩歌散文、童話小說、寓言故事等,只要內容是積極向上,對學生能起到教育性作用,使學生閱讀完后有所收獲的,皆可納入到讀物范圍內。只有如此,學生的知識眼界才能得以開拓,真正達到博覽群書的目的,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養、價值觀等也能得到有效塑造與培養。
五、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因為生長環境、個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中職生的閱讀水平相對薄弱,對于閱讀也提不起什么興致。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需積極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知行合一,加強課內外閱讀指導,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朱麗云.淺析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J].科技風,2015(21).
[2]李延蛟.強化閱讀指導? 培養閱讀素養——試論中職語文閱讀指導[J].衛生職業教育,2017(10).
作者簡介:蔡友芬,女,1968年生,四川仁壽人,大學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