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練習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實踐能力、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充分發揮練習教學的作用,教師需要科學設計練習,確保練習的難度、內容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對此展開論述,分析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練習設計的創新方法,然后詳細闡述了如何實踐這一方法,以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練習設計;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1-0040-02
引 言
在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比較偏重新知識教學,不重視練習教學,導致練習教學長期被忽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借助練習設計提升教學有效性,就要科學設計習題,并靈活應用習題。下文中筆者將對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練習題,并借助練習提升物理教學有效性展開分析。
一、練習設計的創新方法
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教學理念也隨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無論是教學,還是設計練習都需要教師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練習設計。
首先,以往的練習多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教師多采取題海戰術,既抓不住重點,又非常浪費學生的時間,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能彌補學生不足、難易適中的練習。其次,在以往的練習設計中,教師往往依據某一知識點設計多道題目,但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這樣的練習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以往教師多采用書面形式設計練習題,不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1]。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對練習產生厭煩情緒。所以,教師要改變這一教學理念,多設計一些趣味性、綜合性、開放性題目,充分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這樣學生也會對通過實踐活動獲得印象深刻的知識。
二、創新練習設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
1.分階段、分層次的練習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新知識、解決疑惑的主要場所,對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但課堂教學內容是不斷變化的,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若不能分階段、分層次地設計練習,就無法保證練習教學的效果。但分階段、分層次的練習設計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方法。以“歐姆定律”教學為例,學生完成電阻、變阻器的學習后,已經對電流、電阻、電壓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先演示實驗,幫助學生再次認識電流、電壓與電阻之間的關系,隨后設計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復習舊知識,并以此為橋梁過渡到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設計以下題目。(1)在圖1中添加合適的電表符號。(2)在圖2中,m、n兩點之間存在一個滑動變阻器,可以控制點燈。圖上方是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如何將它接入電路才能保證將滑動變阻器向右滑動,燈泡變亮?這樣的練習可幫助學生理解歐姆定律,并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電阻、電流、電壓三者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設計練習:(3)若在一個導體的兩端施加4V的電壓,且流經該導體的電流為0.8A,導體電阻是多少?當施加6V電壓時,流經導體的電流是多少?若該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那么流經導體的電流是多少?這三道題目難度不同,且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這種設計方法促使全體學生有所收獲。
2.新穎、開放的練習設計
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顯然傳統的練習設計方法是不可行的。所以,教師要創新練習設計方法,多設計開放、新穎的練習,充分活躍學生思維。
設計新穎、開放的題目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學情。例如,下面這道題目:現有一個電源(4.5V)、滑動變阻器R(0-20Ω)、電阻箱R0(0-999.9Ω)、電流表、單刀雙擲開關及導線。如圖3所示電路,請依據電路圖畫出實物連接圖。若調節開關至1,并調節滑動變阻器到某個位置,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36A。繼續調節開關S至2,并調節電阻箱,此時電流表應為多少?當學生解答這一問題后,教師可設置層次更高、難度更大的問題:(1)若當開關打至2時,不小心移動了滑動變阻器,會對測量結果產生什么影響?(2)如圖4所示,怎樣調節電阻箱實現圖示阻值?(3)如果待測電阻過大,該怎么設計?這種層次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設計題目:在此基礎上,你能設計哪些題目?列舉并解答。這種不限制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題目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由此可見,設計新穎、開放性的練習有利于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生活性、趣味性的練習設計
雖然物理知識來自生活,但物理知識的抽象性、理論性比較突出,學生學習難度較大[2]。所以,在練習設計中,教師可引入生活場景,設計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練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看到物理知識充滿趣味性的一面。
以《分子間的作用力》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創設練習:便利貼的背面是有黏性的,可以貼在課本、桌面、墻面等地方。它的主要原理是什么?若想清除便利貼,可采用哪些方法?其中涉及哪些物理知識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這些生活中非常常見,卻又不被人注意的現象,既能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又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雖然練習設計對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練習設計能否充分發揮優勢、促進學生學習,取決于教師能否將練習設計與課堂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改革物理練習教學模式。堅持分階段、分層次地設計新穎、開放、生動、有趣的練習題則可以迅速達到這一目的,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董衍梅.略論優化練習設計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138+140.
顧鵬程.初中物理開放性練習的設計技巧[J].中學課程資源,2017(06):57-58.
作者簡介:周光明(1965.9—),男,江蘇南通人,大學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