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課堂上很多運動項目都是基于合作的模式展開的,不僅如此,很多項目最終的成績不僅取決于團隊每一位成員的表現,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團隊成員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程度。因此,展開這類訓練活動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對團隊力量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團隊精神;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1-0055-02
引 言
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是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構成,也是學生需要有效習得的一種能力。體育課堂上的很多運動項目都是基于合作的模式展開的。教師要合理設計體育課的學習內容和運動項目,應借鑒那些多人參與的訓練項目來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這既能培養學生的體能和運動素養,也能讓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得到強化,讓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團隊精神的作用與價值。
一、構建良好的集體活動氛圍
首先,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集體活動氛圍,這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合作學習的機會,還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方法,同時要善于就各類實際問題做靈活有效的處理。小學生普遍還不具備很好的團隊精神,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經驗也不太豐富。教師首先要通過一些典型運動項目的展開,讓學生慢慢感受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對團隊合作有初步認識。同時,教師也要處理好課堂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例如,有的團隊由于合作中某位成員的疏漏,其他成員會埋怨、指責,這并不是合理的做法。教師要技巧性地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成員有疏漏是很正常的現象,重要的是大家要積極吸取教訓,避免今后再犯同樣的錯誤,要有積極直面問題的態度等。在良好的集體活動氛圍下,學生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展開,大家也能從各種活動中學習到與他人協調配合的方法。這樣,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慢慢形成,體育課的訓練效果也能夠很好地實現。
例如,教師在對“迎面接力跑”這一訓練項目展開教學時,其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接力跑的交接棒方法,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這一課程的學習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緊密協作,在交接棒時,兩名學生的默契度是關鍵。一開始大家在配合上很容易產生失誤現象,因為學生還沒有探索出交接棒最有效的方法。當學生逐漸掌握交接棒的方法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與生生合作的積極性。學生就這一訓練形式明顯有很強的參與熱情,并且大家在比賽時都會竭盡全力和其他成員做有效配合。經過本節課的訓練,學生不僅對迎面接力跑這一項目有了較好的掌握,也體會到了在團體運動中成員之間良好配合的重要性。經過這節課的訓練,學生不僅合作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鍛煉,合作意識也在慢慢加深,這才是多元教學目標的良好展現。
二、為學生創設有效的互助平臺
合作學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相應的運動項目也十分多元。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就訓練內容做有針對性的選擇,讓學生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展開,從而豐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有些活動類型不僅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緊密配合,還需要成員之間充分地協調互助,這樣的活動同樣可以很好地培養、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也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生在參與這些練習的過程中會意識到,要想在團體賽中取得勝利,僅憑自己良好的表現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每位團隊成員都有好的發揮,并且在其他成員需要時,自己應當積極給予鼓勵與援助。在這種良好的活動氛圍和背景下,訓練過程才能有效推進,整個團隊的凝聚力才會更強,大家都會朝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奮斗。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學生會進一步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團隊精神會在他們的頭腦中進一步得到強化[1]。
例如,“兩人三足”游戲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考驗團隊成員默契程度、成員間的配合與互助的項目,其最能鍛煉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游戲過程中,有些學生為了盡快到達終點會加快行走的速度,但是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其他人摔倒,如此得不償失。當學生經歷過失敗后便總結出了玩該游戲的竅門,即其中一名學生喊口令,其他成員根據口令行走,如此使團隊成員在行走時保持相同的節奏,便不會再出現摔倒的情況。學生在對這個運動項目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中會一點點摸索、探究出協調配合的方式,也會意識到在游戲中不能心急,成員間要緊密配合與協調互助。這樣大家在行走的過程中才會更加穩固并保持步調一致,這也是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好的運動形式不僅能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還能使學生有更多認知上的收獲與成長,這才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到的更具價值的內容。
三、采取合作學習的創新模式
在培養與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時,教師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構建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形式。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合作互動的機會,也要善于創新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就訓練過程有更積極的參與欲望與熱情,促進合作學習效果的達成。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在訓練中發揮主體性,可以有意識地創設具備一定開放程度的活動內容及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發散思維,并探尋出更多有效的與團隊成員協調配合相關的方式。這樣的訓練過程不僅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也能讓學生意識到,在與他人的協調配合及完成團隊任務時要善于開動腦筋,找尋有效的方法來化解各種實際問題。這能使學生的合作能力進一步得到強化,學生的團隊凝聚力也會更加牢固。
例如,在對“4×30米接力跑”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鉆山洞的游戲,在學生按照教師制訂的游戲規則完成游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更改和創新游戲規則。為了能夠讓游戲變得更有意思,每位學生都會參與到游戲創新中,豐富游戲花樣。有些學生改變山洞的大小,而有些學生則改變跑道方向,經過創編后,游戲具有了更強的可玩性,而且還增加了難度。不僅如此,游戲難度和復雜程度的提升,對團隊成員在配合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會慢慢適應這種游戲活動的轉變,并不斷探尋出更有效的協調配合方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很好地完成了訓練任務,而且也在慢慢體會、感受成員之間有效配合的方法和側重點。在這種創新式的合作學習的背景下,學生在進一步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在逐漸強化。這才是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最終要收獲的效果,也是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健康地成長、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個人品質在體育課堂上得到綜合鍛煉的有效實施方式。
結 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集體活動氛圍,給學生創設有效的互助平臺,采取合作學習的創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段玖彩.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9,18(04):98-99.
作者簡介:王啟振(1991.9—),男,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學歷,初級教師,從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