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楚楚
摘 要: 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和計算機、智能手機等,結合傳統教學方式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高校和教師的關注。本文針對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效果進行探究,對高校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U校園; 英語教學
一、混合式教學
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和在線學習平臺的不斷開發,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很多學校的新型教學模式。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傳統的教學資源已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混合式教學可以通過“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價”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漸漸成為常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互聯網+”時代下一種依托互聯網,結合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綜合教學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跳出傳統課堂的局限,師生間的交互變得更加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相互性更強。線上教學通過布置學習任務,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增加了小組成員間交流的可能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及自主學習能力。線下面對面的傳統課堂,可以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更好地發揮引導者的作用。
二、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
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以下簡稱U校園)是外研社UNIPUS旗下的在線學習平臺,為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提供混合式教學解決方案。該平臺有電腦端和手機端,學生的學、練、測和評都可以實現;手機客戶端分別有教師版和學生版兩個版本,對線上和線下教學活動來說是非常便捷的。
在此平臺中,教師可以按照行政班將學生信息導入系統后分配課程,發布小組作業和個人作業,學生提交以后可以看到完成情況和批閱的狀態,實現知識的鞏固、合作學習的成果驗收。U校園中的教學資源豐富,包括新四級強化輔導(詞匯與語法、寫作、聽力、翻譯、閱讀、口試)、新六級通關特訓(寫作、聽力、翻譯、閱讀、口試)、十分鐘商務英語、文化之旅和突破職場英語寫作;涵蓋當代大學生對英語絕大部分的需求,無論是為了準備四六級考試還是個人提升,或就業。
教師可根據教學需求發布補充資源,彌補平臺的不足。教師可以根據需求自定義學習模式,例如設定成績統計方式:統計最近一次成績或僅統計第一次成績,取決于教師是想知道學生的初次成績,還是通過學習得到最終成績;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任何一個單元板塊學習或者按單元順序設定學習教程的順序;設定客觀題過關條件:學生提交單元練習答案時正確率要大于等于一定數值,避免學生一味“刷課”;設定完成單元練習的期限給學生布置階段性的任務;課程中出現的內容必定有重點,可以在單元內設置一定的必修內容。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都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設定,一定程度上給了教師靈活的設定空間。
開課后,教師可以在線實時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分析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出完成情況,成績分析更細致,各種因素和板塊分別有統計,單元報告和學期報告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學生學習的整體情況和某一部分的具體情況;可以和校內其他班級比較,及時發現問題。在綜合成績管理中,教師可以自定義評分標準,對教程學習的時長、成績、作業測試成績、課堂互動成績設定合理比例,給出形成性評價,綜合地給出一個分數。
不單單是線上教學可以借助U校園平臺,在線下面對面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U校園的手機客戶端(教師版)現場發布簽到、投票和提問,學生可以利用學生版的客戶端和教師互動;手機不再是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障礙”,而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工具;一些不善于在課堂上發言的學生可以通過互動功能表達自己,和教師有效溝通;教師可以實時收到學生的出勤數據和整體反饋,數據及時且精確,可以從投票和提問中發現學生的困惑和疑問,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三、基于U校園平臺的教學實踐
1.設定自主學習任務清單。
設定課前自主學習任務清單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解讀和分析教材、教學大綱,明確學習目標、任務和微課部分。以長春建筑學院選用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為例,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涉及文化、詞匯、句式、閱讀和寫作技巧幾個方面的知識,教師團隊依照以上幾個模塊錄制了微課,再配合U校園中已有課程供學生學習。文化部分,英語課文中常常有很多西方國家文化背景,如果不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很難真正理解文章或者作者的思路,學習課文的目的不僅是讀懂,更多的是理解、進行批判性思考、開闊視野,離不開背景文化知識;自主學習任務清單是讓學生觀看微課、查閱資料,清楚課文中和文化相關的詞匯表示的是什么意義,和中國文化有哪些異同;面對面線下學習任務可以通過小組或個人展示的形式檢驗研習和理解的狀況,可以給其他小組的學生提供新的思路。句式語法部分是讀懂一句話的關鍵,是整個英語學習和輸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內容;自主學習任務清單是通過觀看微課或其他形式自主學習,了解句式結構,舉一反三,線下面對面學習中教師可以解決學生的困惑,并讓學生利用句式完成學習任務,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寫作是知識輸入后的整體呈現的輸出,從某個意義上看是最能體現整體英語水平的,自主學習任務清單是通過觀看微課或者查閱相關體裁的例文,學習寫作技巧、提出問題;在線下面對面的學習中解決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2.課前、中、后相互融合,提高大學英文混合。
教師在課前將制訂好的學習任務清單通過網絡媒介提前發布給學生,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清單在網絡平臺中查閱資料、觀看微課視頻等,通過前期的自主學習對課程有所了解;將疑問匯總到一起后,教師可更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和重難點。
課前線上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了解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清單的自主學習狀況,在收集了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和疑問后,設定線下學習任務的清單。在線下課堂學習階段,將班級學生分組(在第一次課中固定人員分組)。線下課堂中,要復習和考查課前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學習成果,對匯總的學生疑問進行解答并系統梳理知識。在課中階段,教師引導點撥學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表達自己,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小組合作意識。課前利用U校園手機端簽到,在師生探討問題時發布提問和投票活動,實時看到反饋的數據,及時為學生解答,或糾正一些失誤。
課后,教師通過網絡媒介和學習平臺發布復習任務清單,借助U校園平臺豐富的作業和測試,可以利用UNIPUS下的iWrite英語寫作教學與評閱系統進行寫作練習和測試,可借助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平臺階段性測試或校級測驗。幾個平臺都屬于UNIPUS高校外語教學平臺,賬號是相同的,方便使用;可以有效、全面地掌握階段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四、基于U校園平臺的教學效果
1.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
在課前學生已經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師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更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了解的、需要老師更多講解的部分分別是哪些,學習目的性更強,更好地、更高效率地參與到教學中;借助U校園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線上練習,鞏固知識。持續參與幾個學期,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增強。課前和課中都有許多學習任務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在學習的同時更好更有效地和其他同學溝通。
2.綜合語言能力。
U校園平臺中提供的課程資源豐富,包括聽、說、讀、寫、譯,從文化、四六級考試到商務、職場,涵蓋各種類型的課程;懷著各種學習動機的學生都可以借助該平臺提高英語水平。學生可以借助UNIPUS旗下的iWrite平臺,自主練習寫作后針對系統批改的評語精進文章寫作水平。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多地利用線上教學資源,持續強化,增強學生的語言技能。
3.考評模式。
以長春建筑學院2019年—2020年第二學期的大學英語IV課程為例,依托于UNIPUS平臺,考評模式由傳統考評模式變為過程性和終極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由常規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度占30%的評價改為在線自主學習的參與度和完成度占總分數的50%。學生在U校園平臺中的教程學習時長、教程成績、測試綜合成績、作業綜合成績、課堂互動成績(簽到、投票、提問)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精確計算并生成綜合的過程性評價。再結合線上期末考試,最終形成更全面、更能反映學生綜合學習情況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在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平臺下進行的無紙化測試,相較傳統的考試形式來說,錄入題庫后實現了多套試題隨機、同一套試題亂序、選項亂序,主觀題自動批閱,成績分析詳盡,對教師來說大大節約了精力,無紙化考試更加環保,對學生更加嚴格,學生對考試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學習動機加強。
五、結語
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在大學英語中的應用,使教師在大學英語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得更加便捷和順利,交互性增強、強化了教學效果,幫助學習者獲取了更多精品教學資源,在“互聯網+”時代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參考文獻:
[1]楊芳,魏興,張文霞.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7(01).
[2]馮曉英,孫雨薇,曹潔婷.“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學習:學習理論與教法學基礎[J].中國遠程教育,2019(02).
[3]黃榮懷,馬丁,鄭蘭琴,張海森.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01).
[4]Pulham Graham. Comparing K-12? Online and Blended Teaching Competencies: A Literature Review[J]. Distance Education,2018(3).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9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以長春建筑學院為例”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0226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