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可以開拓人的眼界,讓人在靜謐之中認識、了解世界,通過閱讀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新時代和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學生不僅要掌握、了解基本的語文知識,要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語感和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綜合性相結合的學科,其中基礎文學知識、生活常識、閱讀知識、語文技巧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這些內容上,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本研究重點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體的培養策略,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指導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閱讀能力
一、 引言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知識環節,閱讀能力是學習語文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閱讀能力包括認知能力、識讀能力、鑒賞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等,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這些閱讀能力都為了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知識概括、情感抒發,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賞析能力和文學素養。小學生年齡小、個性特征顯著,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很大幫助。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中含有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概念,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通過文學知識認識到更多的新生事物,讓學生感悟多樣化的風土人情,生活真理,從而塑造自己情感和價值觀,讓學生看到文字中的巨大魅力,從而愛上語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采取科學、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心境,增強自己的感性認識,豐富自己的見識和眼界。在閱讀中學生也能學會用更多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學會用文字去表達自我,也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另外,閱讀也可以為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詞語和句子,讓學生的閱讀變得更通暢,改變學生書寫中詞窮的現象,增強學生的語感和語言功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情感。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小學生缺乏獨立閱讀的時間
課堂是學生學習、運用知識的重要場所,小學生思維能力不足,理解性差,在閱讀時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且在課外的閱讀缺乏教師指導和監督,學生往往流于形式的去閱讀,因此閱讀成效不顯著。這些原因導致教師將課堂時間全部用于基礎語文知識講解,對于閱讀文也是只要求學生快速的瀏覽,便直接進入到賞析、習題練習上,學生缺乏專門的閱讀時間。且課外閱讀時,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也不恰當,當遇到問題時,就依賴于家長或者工具書,導致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教師對學生閱讀指導不足
在課堂上時,教師因為考慮到教學任務和進度,往往只留給學生很少的時間閱讀,且對學生的閱讀過程普遍進行統一指導和示范,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閱讀差異和個性,導致不同閱讀層次的學生采用同一種方法閱讀,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閱讀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三)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評價過于關注結果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師普遍是學生直接讀一遍,然后教師根據閱讀問題,要求學生課文中尋找答案填寫,將快速的尋找答案、掌握答題方法作為評價、測試學生閱讀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標準。對于文章整體分析、理解、細節學習、主題把握、結構劃分這些都不進行講解和評價,過多的關注于閱讀考察形式,導致學生離開了習題和考試對文章內容一無所知。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閱讀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看到閱讀對學生寫作能力和語感提升的重要性,更加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從理解出發,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理解可以加深記憶和印象,是學生深入把握知識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從理解出發,讓學生在閱讀之中理解文章的結構、主題、情感,從而形成自己的情感認識和價值方向。小學生認識能力低下,智力不成熟,僅通過字面閱讀,很難深入把握文章中內涵和寓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層次的閱讀,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分析,從詞過渡到句子,從句子過渡到段落,從段落銜接,全面把握整體內容。這樣的閱讀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從字面意思分析、感知其中的情感道理,也能讓學生通過連續的閱讀增強自己的語感。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冊閱讀誦讀校本教材中《秋云》一課中就通過擬人的手法對秋云進行了描寫,學生可能無法通過其中的擬人句想象出云的樣子,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中字句拆分的方法。秋天的云像一幅迷人的畫,濃的、大的、小的、淡的,形態萬千,通過詞語理解讓學生感悟到秋云的美麗。可以通過其中修飾性的詞語,看出作者對云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的詞語查找資料后進行解釋,說明,讓學生先通過字面意思的理解,后為學生提供一些圖片,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和圖片中云的形狀進行對比,從而通過由淺入深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從鑒賞出發,增強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鑒賞能力也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鑒賞可以讓學生透過文章的表面看到作者的情感和語句中抒發的情義、作者想要說明的觀點等。鑒賞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啟發,讓學生通過華麗、優美的辭藻,激發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閱讀后學會通過文字描繪畫面、情境,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懷和追求。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讓學生在文字中正確審視自己的心態,可以激發學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鳴,達到對某一種事物共同的看法,提升學生的情感水平和鑒賞層次。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時,為學生播放一些自然界的靜音樂或者鳥兒鳴叫的歌曲,讓學生通過聆聽和賞析,和文字進行結合,在文字中閱讀中提高鑒賞能力。既可以營造課堂閱讀教學氛圍,也能激發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在閱讀中會情不自禁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對閱讀產生更多的興趣。對于課本中的高潮部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閱讀,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其中關于鳥的棲息地和海洋地,引導學生觀看鳥的生存環境,學生可以通過詞語準確接受一些場景信息。當學生學習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這些詞匯在紙上畫出自己腦海中的場景,既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這種練習方法將圖面和文字進行了結合,增強學生在閱讀中的畫面感和賞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從技能出發,增強學生的閱讀技能
閱讀文在閱讀時不僅是逐字逐句的讀,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通過一些閱讀方法,讓輕松、有針對性的閱讀,從閱讀中掌握關建的信息點和重難點知識,因此教師急需要傳授給學生合適的閱讀技巧,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現狀獨立閱讀,擺脫課本。教師可以在平時讓學生先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中的片段,或者從某個詞句入手,然后逐漸擴展,加大閱讀內容和任務,逐漸整體閱讀。或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某一人物、某一事件出發,承上啟下的探究原因、結果,逐漸將整個文章架構串聯起來,總結出中心思想,自己歸納出一定的閱讀技巧。其次,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中的疑問句或者過渡句,引導學生猜測該句子背后的深刻寓意,揣摩其中人物心理和事件線索,將文章分成不同的片段,運用總分總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及時指導、糾正,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最后,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閱讀技巧時,學生也為自己后期的閱讀實踐和應用練習奠定了基礎,因此在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練習,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某些閱讀文其中的省略句的片段,將其中省略的部分,讓學生聯系語境后進行續寫,寫成一篇文章,也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句型、詞語進行造句、組詞練習,讓學生及時學以致用,強化知識。
(四)從材料出發,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材料種類豐富,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幫助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材料,且要合理安排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自覺投入到閱讀之中,通過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和教師的引導獨立閱讀和理解。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教師需要事先對學生進行測試,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不感興趣的點,有對比性的為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對于低年級理解能力差、閱讀興趣不高的學生可以增加圖畫多的閱讀材料;對于中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高、閱讀興趣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閱讀材料;對于高年級理解能力強、閱讀興趣高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性質的文字性閱讀材料,豐富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出現閱讀障礙的情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閱讀材療的選擇增加閱讀興趣,從而為自己奠定閱讀基礎。另外,閱讀環境也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性格特點,為學生創設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之中,提升閱讀效率和數量。對于性格文靜的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有一個安靜、獨立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思考,根據自己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對于性格活潑的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討論、熱鬧的閱讀環境,教師可以組織小組閱讀,讓學生在多人閱讀的氛圍中積極投入到閱讀之中,在讀后及時交流討論,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由組合,有計劃性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環節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方向,因此需要教師重點關注。教師不僅要立足于學生閱讀現狀,還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興趣引導,讓學生深度理解閱讀基礎知識,通過閱讀過程,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通過閱讀技巧,提高學生多層次閱讀能力,逐步讓學生獨立閱讀,在閱讀中學習更多的文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魏靜.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39):51-52.
[2]加孜拉·阿都拜.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2):110.
[3]高祥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32.
[4]王秀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9(14):205.
[5]吳愛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3):206.
作者簡介:
劉海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城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