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師生之間的聯系,構建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特別是新課改要求相關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引導學生加強知識的實踐,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所以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被廣泛的應用到相關教學過程當中。因此,通過對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分析,制定初中數學合作探究式教學策略,不斷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策略
通過構建有效的小組,引導學生實現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在相互交流,相互探索的過程當中,促進知識的共同學習和共同進步。而且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更能夠讓學生應對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數學知識,讓同學之間相互合作,集思廣益。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感覺很困難,這時就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轉變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或者是給學生營造一種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當中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究和學習,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而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就能夠達到職業教學目標,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當中。
一、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分析
之所以要將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和初中數學教學進行結合,主要是因為合作探究式學習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核心就是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和合作探究式,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承擔起相應的學習責任,為小組的共同學習目標做出自身的貢獻,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團隊協作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式,每一個學生完成自己的任務,這種分工合作探究式的能力,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探究式過程當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任務和目標,而自己的任務和責任直接決定著團隊的學習效果,因此對于小組共同利益的思考,每一個學生在團隊合作探究式學習過程當中都會努力的進行學習,互幫互助。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快樂,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在團隊合作探究式學習當中找到自身的價值,從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也具備較強的合作探究式意愿。
(二)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究
因為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過程當中,通過教師提出某一個問題或者是學習內容,讓小組中的學生對這個內容進行探究,學生之間實現分工合作探究,使小組與小組之間呈現競爭的關系。在這樣的氛圍下,每一個學生都會主動積極地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學習,會調動原本學習興趣不高,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以優帶差、取長補短的作用,使得傳統生硬死板的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更高。總的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實施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重理論輕實踐
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是長期教學以來存在的普遍和重要的問題,也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要想讓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滿足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求,教師就必須要重視重理論輕實踐的職業教學現象,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教師只是一味的對書本上的理論概念公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公式進行死記硬背,學生也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這些數學理論公式,但是在實際解決問題的時候,卻不能夠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或者說是解釋學生生活當中的問題,直接導致了學生不能夠靈活的運用,不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數學知識的實踐教學。比如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對一個數學問題可能只是通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很少帶領學生進入數學實踐,對數學變化進行實踐研究,沒有通過實踐和探索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數學的變化,學生的認知程度不高,知識的實踐能力不強。
(二)合作探究式分組過于隨意
要想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那么合作探究式小組的組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可以說分組是否科學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最終質量。在具體的合作探究式學習過程當中,很多教師都注重合作探究式的過程,卻不注重合作探究式小組的設計。因為分組合作探究式是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第一步,因此教師必須要開展合理的分組,堅持合理的搭配,保持每個小組的實力均衡,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始終形成競爭的關系,讓小組的內部進行緊密合作探究式。但是當前教師的分組過于隨意,通過提出一個合作探究式項目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組合,比如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這種隨意的分組并不能夠讓學生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學生在一個不合理的小組當中也不能夠進行科學的學習,從而導致合作探究式學習是失敗的,或者是效果微乎其微。
(三)合作探究式教學缺乏有效監管
在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認為只是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然后給學生一個恰當的探究課題,那么就可以旁觀學生的學習。事實上由于初中學生還不具備較高的自主能動性和自我約束能力,在學習的自律上也有很大的欠缺,教師在課堂當中仍舊要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合作探究過程當中,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共同為課題的解答,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避免學生在探究式學習當中借助小組合作的掩護開小差,做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從而導致合作探究式教學,不能夠真正的得以開展。
三、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分析
在了解到合作探究式教學的價值以及當前初中數學存在的問題之后,就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和數學教學的需要,開展科學有效的合作探究教學,以期用正確的科學方法促進初中數學教育的創新。
(一)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合作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想實現初中數學的變革和創新,就要加強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首先,科學的分組。科學的分組是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的第一步和重要前提,只有保障小組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當中更加有效的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索。對于小組的組建,教師必須要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也就是同一個小組之間要包含著多種不同的元素,包括學生的認知能力、自身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男女比例等。只有這樣構成的小組,小組內部才會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相互督促、相互提攜的作用。其次,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探究式預期目標。科學的小組合作探究式預期目標是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的主要動力。學生在進行相互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時候,要始終朝著該目標前進。通過小組內部成員的合理分工,積極討論積極參與,最終完成目標。在完成目標之后能夠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覺得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有趣的、有用的過程。比如教師,要科學的對小組內部的人員進行合理的分工,為學生設定某一個數學問題,讓小組內部的成員通過各自的分工、收集資料、參與討論等,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解決和探索當中。
(二)設立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合作探究式課題
合作探究式學習是否有效,還在于教師設立的課題是否具有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必要性,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要選取思維難度高、開放程度大以及探究性強的課題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式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積極性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比如,在進行立體幾何當中正方體與正方形的討論這一課題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一個開放性及探究性都較強的問題。如用相同面積的正方形組成的不一樣的紙片可不可以折成一個正方體?如果可以的話,有幾種方式,有沒有規律可循。這個課題并不是學生通過想象就能夠得出答案的,必須要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不斷實踐、探索和分析才能夠得出最終的答案。而這一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培養、注意力集中以及積極實踐的過程。
(三)安排恰當的合作探究式任務
合作探究式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同學之間的探討合作探究式,最終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制定任務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的內容,給學生劃分和安排相應的小組探究任務,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自主積極的完成學習,提高效率。比如在教學《幾何圖形初步》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每一個小組下發一個繪制某一個圖形的任務。然后同學之間就會相互合作探究式,在組長的帶領下,有些同學去收集這個圖形的相關資料和具體的形狀,然后動手能力較強的就動手作圖,通過其他同學的共同參與探討,最終完成圖形的繪制。在學生繪制過程當中的討論,就是學生認知這個圖形、實踐圖形知識的過程。在學生繪制完之后對圖形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使得教學效率更高。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夠構建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對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學工作者必須要以小組為單位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鐘方樹.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年教育與教師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206-207.
[2]朱洪國.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24):328-329.
[3]賀建強.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4]龐國建.“探究—合作探究式”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7(2):73-74.
作者簡介:
聶力,山東省臨沂市,臨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