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興鐘
【摘 要】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為了能夠有效地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小學數學老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且還要提高小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使得小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于空間圖形的了解,使學生養成不斷發現和數學有關的問題。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數學高效課堂
引言:新課程改革與數學核心課程的引入對于數學這門課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在中國整個數學體系中,小學的內容最為簡單,也是每個孩子奠定基礎最好的時期。數學在于拓寬思維,養成創新能力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更是要從小學就開始培養。小學生思維單純,極易接受新鮮事物,便于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提高學生的空間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培養的是學生對于空間的概念。增加學生對空間的概念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空間以及圖形的認識,其次,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去觀察圖形、了解圖形的大小、形狀、位置的變化,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進行想象,從而比較各個圖形之間的差異,來提高學生對于空間圖形的把握能力。比如:為了讓學生認識時間,教師可以教學生如何利用時間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生活作息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到1分鐘自己可以做什么,10分鐘可以做哪些事?還有1分鐘是多長?10分鐘是多長?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認識時間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同樣教會了學生了解到時間對于大家的重要性。運用這種情境教學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對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且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意識。通過情境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身邊有關數學的問題,同時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寓教于樂,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每個學科的教育的出發點都是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只有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夠達到高效課堂。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改變學生以往的課后作業形式,讓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通過老師的樂教,學生的樂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的主動學習能力,多年來,數學教學一直受到傳統教學的束縛,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輕學,但是隨著社會教育的發展,這樣的教育思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不能適應教育的需求。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高效課堂,需要我們教師運用不同的情境教學,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帶來的樂趣。
三、增強實踐,靈活開展課堂教學
對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有靈活的思維,具有創新性的想法。如何才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增加實踐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去發現數學的魅力,給學生提供機會去愛上數學。課堂上可以加入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時間去對數學知識進行探討。比如:教師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完成作業的程度,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改變教學策略,設計出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對知識進行探討,將相關的運算技巧運用到的實際生活中,并將自己所解決的問題以作業的形式展示出來。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會學到很多關于圖形的觀察對數據的分析等之類知識的開放性很強,如果只是讓學生單純地去了解相關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進行學習,讓學生的課后作業就是去觀察生活中所存在的圖形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讓學生自己整理好,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最后教師再進行課后作業總評。
四、使學生學會估算,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會學生學會估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學生的估算能力是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體現,學生的估算能力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做題的速率。如何才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估算能力,教師中教師可以先教會學生掌握一些運算技巧,讓學生在課堂中不使用運算工具的情況下,在心中默默運用技巧進行計算,從而完成計算過程。在進行估算的同時,學生會獨立思考,當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估算技巧去解決不同的問題時,學生也能夠獲得不同的解題思路。比如:當教師給學生一道數學題,即:小紅所在的學校,有375個學生;小麗所在的學校,有280一個學生。這兩個學校共有多少個學生?讓學生根據教室口述的問題進行估算。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如何才能夠快速地將問題計算出來。有的學生進行四舍五入的簡便運算,他們將375看成380,281看成280,380+280剛好能夠湊齊一個整數660。這時學生可以估算說兩個學校大概有660人。有的學生將375看成是350,281看成300,那么估算出來的結果是650。有的學生將375看成是400, 281看成300,湊整計算400+300等于700,兩個學校的學生大概是700人。為了能夠縮小學生的估計值和精確值,我要讓學生們選一選哪一個小組學生的估算方式更加接近真實值,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同時,教師要提高小學生對于空間概念、數學應用的意識讓學生在教學中學會估算。數學課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讓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讓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用途,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昂。
參考文獻
[1] 潘錦嫦.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微課開發與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
[2] 劉曉燕.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學習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7.
[3] 高禎禎.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生活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3):162-164.
[4] 洪亮.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路徑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