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巖
摘 要: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文章從家庭教育環境的構建、家庭親子教育手段的運用、兒童健康意識的培養及良好家風的熏陶等方面,對健全兒童人格、培養身心健康、強化價值引導等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更全面地闡述家庭教育對兒童健康成長的作用,促使社會更重視家庭教育。
關鍵詞:家庭教育;兒童成長;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G78;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3-0015-02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這一論述充分表明,家庭教育在兒童健康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重視家庭教育,既要針對少年兒童出現的身心健康個性問題轉變家庭教育策略,又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形成家校與社會聯動的合作機制,形成全社會關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氛圍,促使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筆者認為,要保障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就要從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身心特征出發,構建相應的模式,與學校和社會教育共同保障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二、建立安全溫暖家庭,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保障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家庭教育中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構建起安全溫暖型家庭,使兒童對家庭有依戀感、安全感。從少兒健康成長的階段性來看,不同階段的兒童在其健康成長過程中,安全感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在2歲以前,幼兒表現出對母親的依賴。在2歲到7歲之間,兒童安全感的表現則是對家庭環境的依賴,包括父母雙方及其他長輩。而在7歲之后的小學階段,少兒安全感則受身心發展所帶來的心理困惑、面對社會現象的恐懼感等的影響。在這些階段中,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與最關鍵的環節。只有建立起安全溫暖的家庭教育環境,才能讓兒童更放心地敞開心扉向父母求教,家庭教育才能發揮其關鍵作用,從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筆者以中學生為觀察對象,發現有些中學階段的學生膽小,往往是因為其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安全感不足,父母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也關心不夠。例如,張某同學是一名男生,經常被其他同學當作取笑的對象,除其本身比較瘦弱以外,更大的原因是他不敢反抗,害怕被欺負。盡管筆者和其他教師都對該學生加大了關懷與保護力度,并向班里其他學生做了相應的說明,但并沒有改變其懦弱的性格。后來通過調查發現,該學生父母文化水平低,認為只要孩子健康成長不生病就可以了,平時教育孩子也經常打罵。所以該學生逐漸地就形成了現在的性格。為此,筆者給家長提出建議,要求父母配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構建安全溫暖型的家庭環境,如讓該學生家長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去相關的父母學校或家長學校進行學習,或者去比較友好的學生家庭做客進行實地觀察等。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家庭教育優化及跟蹤,張某在性格和行為上有了較大的改變,對班級事務也越來越熱心。而這種成功的改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原生家庭教育培養觀念與氛圍的改變,為學生安全感的培養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由此可見,建立安全溫暖的家庭教育環境,是保障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前提與基礎,也是轉變家長觀念的重要方式與手段。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黃金階段,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從根源上保障其身心健康,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健全父母親子教育,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親子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今年疫情以來的居家學習,更能看到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影響。親子關系越和諧的家庭,其家庭教育會做得越好,孩子居家學習的效果也會得到較好的體現,健康成長就越有保障;反之,親子關系越不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也會雞飛狗跳,孩子居家學習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身心發展狀況就更堪憂。這說明,家庭親子關系對家庭教育的效果有著明顯的影響。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兒童父母,都要通過這一結論,更好地反省家庭教育,正確認識其價值與意義,正確處理好親子關系,從而全面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在居家學習期間,深圳龍崗兩名14歲女生跳樓自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兩人都沒有從家庭中獲得信任感而相約走上絕路。因此,處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中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的一大重要舉措。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千方百計使親子關系更加和諧,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沒有距離。
筆者認為,要想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父母,應該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其一,要隨著兒童的成長,調整與兒童相處的模式,發展親子關系。兒童的健康成長有其顯性特征與規律,家庭教育應當充分利用這種規律來發展親子關系。例如,兒童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其對男女兩性關系就會比較敏感,這個時期,父母就要調整與孩子的相處方式,適應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其二,要充分運用各種形式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影響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親子游戲、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改善并發展親子關系,是發揮家庭教育作用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居家鍛煉中,父母可以加入少年兒童的體育運動中,甚至可以提出比賽的提議。這樣一來,不僅實現了體育鍛煉的目標,而且還對親子關系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為家庭教育作用的發揮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對家庭教育而言,親子教育是一種最有成效、兒童最為樂意接受的方式,通過親子教育來開展家庭教育,不僅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提升健康意識引領,培養兒童健康意識
在家庭教育中,要保障兒童身心健康,使其健康快樂成長,就必須培養兒童的健康意識。一方面,從現實層面來看,無論家庭教育對兒童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與影響,其最終都需要轉化為兒童自我成長的內源性動力,即內因。而觀念顯然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內因之一。培養兒童的健康意識,實質上是兒童在家庭健康意識引領下,自我健康意識的覺醒過程。以身體健康為例,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少年兒童來說,保障每天的睡眠時間充足是促進身體健康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只有通過家庭教育來使兒童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能使兒童的睡眠時間得到有效的保障,促進其健康意識的培養與覺醒。另一方面,從家庭教育的理論層面來看,家庭教育所培養的健康意識,是伴隨著兒童終身成長的意識與理念,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長期的觀察數據來看,家庭教育越強調兒童健康意識,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越注重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兒童也越趨于健康發展。因而,在家庭教育中,要采用各種措施進一步培養并增強少年兒童的健康意識,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服務。
以兒童零食選擇為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零食的選擇越健康,往往對兒童的影響也會越大。這是因為,兒童對零食健康的考量會在無形中受到父母的影響。反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若不重視對兒童健康意識的培養,則兒童可能會去購買一些“三無”產品,從而影響健康成長。筆者曾對班上學生的習慣培養與健康意識培養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在購買零食的過程中,其挑選的方法方式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如看生產日期、合格標志、產地品牌、生產原料、口味等。這就說明兒童的選擇過程,實質上也是其習慣培養情況的反映,更是其健康意識的外在表現。如首先關注品牌、生產日期、合格標志等安全信息的兒童,其學習生活習慣往往會更好,其健康意識也越高。這就說明,在家庭教育中重視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與少年兒童未來的健康成長成正比,是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的第一道防線,父母尤其要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重視。
五、打造文明家庭風氣,營造健康成長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提及國風之本在于家風,這就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要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就要重視良好家風的建設,使文明之風、和諧之風、溫暖之風吹進每一個少年兒童的心里,營造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氛圍。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健康。在兒童的健康成長過程中,好家風就是最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也是兒童健康無形的保障。而要建設好家庭風氣,在家庭教育中就要營造好、建設好、保護好文明家風。
所謂營造好文明家風,就是要在兒童成長的任一階段,營造出文明健康的家庭風氣,不要用消極情緒宣泄來破壞兒童對親情、對家庭、對未來的美好記憶與想象。例如,在家庭教育中,不要因為兒童的某一錯誤而耿耿于懷,進而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所謂建設好文明家風,就是要在兒童健康成長的過程中,結合兒童認知的差異,不斷完善文明家風的建設,使兒童在文明積極的環境中得到滋養,保障其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其良好品行觀念的塑造。所謂保護好文明家風,就是要在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通過文明家風的保護向文明社會延伸,使文明家風成為影響更多人成長與發展的因素,形成兒童健康成長的大環境建設組成部分,從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推動其健康價值觀念的形成。只有營造好、建設好、保護好文明家庭風氣,才能真正發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使之成為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積極因素。
六、結語
總之,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只有采取豐富有效的方式優化家庭教育,尊重兒童健康成長的規律,以良好家庭風氣向社會蔓延,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引導兒童在健康有序、充滿陽光、和諧文明的社會中健康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關 蓮.優化原生家庭教育 促進兒童健康成長[J].遼寧教育,2019(20):64-67.
[2]曲美容.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健康[J].農家參謀,2019(23):246.
[3]張遼寧.家庭教育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上旬刊),2019(9):173.
[4]張彬彬.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化發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1):150-151.
[5]牛秀蘭.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對兒童成長的影響芻論[J].成才之路,2020(1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