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花花
[摘要]在現階段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輸,還要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先分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問題及原因,然后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以期為實際教學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觀察能力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教師在學生觀察能力培養方面要加強重視,這是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只有對這一基礎環節加強重視,才能真正為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為學生的良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問題及原因
(一)學生觀察能力問題
我們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教師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沒有重視。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素材可用,整體的寫作質量比較差。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注重以小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活動,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觀察生活中的內容,從觀察中收集寫作的素材和資料,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但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使得學生沒有在生活中形成觀察的意識和習慣,造成了學生寫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原因分析
1.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真正地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關鍵的目標。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這就必然會影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
2.學生自身的原因。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由于思維不成熟,思考問題比較單一,沒有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沒有消除對寫作的畏難情緒,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薄弱,沒有得到教師的科學化指導,在實際學習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了寫作教學的質量。
二、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調動學生觀察的熱情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整體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觀察的熱情,引導學生進入觀察的環境中,為寫作的內容積累和收集素材,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寫作的能力,學生自身要具備比較突出的觀察能力,能從身邊的生活中收集素材。對此,教師在激發學生觀察熱情的時候,就要注重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通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做好準備工作,結合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對觀察產生動力。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從觀察中收集到相應的信息,才能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寫作的內容產生好奇,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才能投入觀察并有所收獲。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寫作作業,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讓學生觀察小蝌蚪的狀態,并讓其將生活中的小蝌蚪和書本中的進行對比、分析,觀察有哪些不同之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小動物,如小狗、小貓,進行觀察,觀察其體態、神態以及在生活中的可愛之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積累觀察經驗,為學生寫作提供良好的素材,這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從而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二)注重學生觀察技巧的培養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需要和學生實際學習的特點進行緊密結合,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采用不同的培養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只有教會學生觀察的具體方法,才能真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觀察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順序進行觀察。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觀察方法,也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從眼睛所看到的順序對事物進行觀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師進入教室這一行為進行觀察。學生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視覺角度對教師進入教室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內容寫入作文中,這樣就能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從事物特點的方面進行觀察,突出觀察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掌握事物特征,提升學生觀察的整體效率。另外,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多方位、反復地觀察事物,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這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方便學生在寫作中運用觀察的方法寫出豐富性的內容。
例如,在布置“美麗的牽?;ā睘閷懽黝}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牽牛花帶入課堂,或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牽?;ǖ奶攸c,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不同觀察角度下的牽牛花,所呈現的觀察效果是不同的。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使其認識到不同角度觀察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這對豐富學生寫作的經驗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三)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話可說,主要是因為沒有寫作素材。學生很少觀察生活,沒有形成觀察的良好習慣,這就必然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影響。所以,培養學生觀察習慣的養成就顯得比較重要。教師要讓學生對周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引導他們將目光投向生活及身邊的人和事當中,從而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另外,學生要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作為支撐。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觀察任務,讓學生每天觀察一件事物,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觀察的習慣。
(四)注重聯想想象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充分注重對學生聯想想象觀察能力的培養。這也是促進學生寫作的重要動力。學生只有從這一基礎層面得到強化,才能促進其學習的良好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要注重促進學生想象力作用的發揮,讓學生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促進其他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的寫作起到促進作用。例如,在呈現文具盒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文具盒的形狀及特點,并引導學生對文具盒中裝的內容進行聯想想象。這樣便能對學生觀察聯想想象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中,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積極的培養,讓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調動自己的觀察能力,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化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俊.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學周刊,2019(20):73.
[2]鄭藝惠.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J].學周刊,2019(11):127.
[3]賈小偉.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57.
[4]魏麗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7(11):121.
[5]梁煒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79.
[6]西洛卓瑪.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語文學刊,2012(1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