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靜靜
摘要:雖然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屬于一般考察課程,常常被人忽略,但其重要性在小學教育中不容忽視,隨著新課標的發展,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小學生們建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本文在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中進行了深入研究策略,希望可以在其動手能力塑造中給予一定培養。
關鍵詞:小學課程; 勞動與技術; 課程研究;
一、巧妙設計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的勞動與技術課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與生活相關的。因此,教師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時要有一定的思想,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們的生活進行聯系,對教案作出一定的優化和提高,給課堂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老師們在進行設計時,要有針對性,比如說要抓住小學生們的好奇心理,在問題的設計上要有一定的懸疑性,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對課堂的教學有一定的提高。當然,最重要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他們進行學習,比如說可以通過圖片的展示、文字材料的敘述或者是聲音材料視頻材料的播放讓他們從不同的維度去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宣傳課堂的活躍氛圍,也可以使教學更加的順利而且有趣。
比如我們在教授蘇教版小學勞動與技術當中五年級的第一單元《當好小小采購員》這一課時,教師們在課堂的引入環節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問“大家到超市購物和菜市場購物,有沒有學到一定的經驗?”然后找到一個同學,讓他講一下自己買過什么東西,或者是有沒有跟菜市場的大媽進行一番討價還價或者是講價的過程。當同學們將這個過程講述的很真實并且很具體時,那么這堂課的引入環節就會變得非常成功,當這堂課一開始就會提起學生們的興趣時,那在之后的時間里,學生們對這堂課的內容就會比較認真學習,不用擔心課堂走神的環節出現。
二、有目的性引導教學,啟發學生創造思維
我們進行了一個課堂的有趣設計,那么在課堂的學習當中,如何的去引導學生們學會知識就變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具體的實施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有效利用以及問題的思考性和知識的串聯性,當我們把握這些東西,就能夠成功的激起學生們的發散思維,讓它們進行多維的考慮。隨著新課標的要求,課堂的教學當中要加入自主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和總結,那么在小學的勞動與技術課當中也不能例外,讓學生們進行小組的自主學習,進行討論和總結,然后教師們再進行一些引導,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總結能力。這樣的學習合作模式,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合作組織性,而且可以在自我的探索當中解決一些問題,提高自己學習認知的能力。因為勞動技術課并不只是一個模仿的課程,它更多的是有一個自主性存在,所以這個課堂主要是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自我的探索實踐,創造學生的發散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勞動、愛科學、熱愛自然的價值觀。
比如說我們在進行教學《木工技術的一般性知識》這一課時,在教學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們可以帶來一定的木工工具,然后讓同學們去猜測“這幾樣工具是干什么的?并且他們叫什么名字”,通過這樣的問題,然后讓同學們進行分小組自由討論,之后讓同學們進行回答,通過這樣的方式,有些學生可能不知道這些工具是做什么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們就可以通過播放ppt或者是圖片的形式,讓他們進行這些工具的相關知識了解,當然這樣的了解和思考的過程可以提高他們對這些知識的記憶能力,從而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融入生活內容,增強學生探索能力
每一科的學習內容都是對生活的解讀,因此勞動與技術這一項課程更多的也是與生活相關,把學習的知識更好地融入到生活當中才是學習的目的,讓學到的知識使生活變得更加容易,更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們都應該做到的一點,因此只是學習教材當中的知識點,就會顯得非常簡單,我們要把課堂當中的知識與生活當中聯系起來,讓他們有一個相互交叉的內容。
比如說我們在學習《如何釘紐扣》這一個知識點,他與生活中的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學生們大多數都是在家長的養護之下長大的,因此他們缺少一定的自我動手能力,所以讓他們進行操作和練習,能夠更好的滿足他們的成長。比如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們可以先對學生們進行提問“大家都會釘紐扣嗎?”“大家在家里見過你們的母親,為你們釘紐扣嗎?”“當你的紐扣掉了,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然后再引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怎樣進行釘紐扣,當你們學會了怎樣釘紐扣就可以自己釘紐扣,不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了,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能力,同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然,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對他們有一定的叮囑和示范性作用,注意提醒他們注意安全,這樣的動手能力可以讓他們有一定的興趣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并且有效的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總而言之,在小學課程中,勞動與技術課程作為一項動手力較強的學科,教師們不僅應該在課堂中不斷引導指引學生培養其操作性,更應該帶領學生們了解鍛煉其自主性的思想與能力,讓他們具有一定的學習動手積極性,在有趣中掌握知識技能,從而提高自身素質,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沈蘊佳.論小學勞動與技術課堂結構的優化途徑[J].新課程導學,2020(21):84+86.
[2]鄭蓓.對話模式下小學勞動與技術課堂活動的優化策略[J].新課程,2020(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