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內容摘要】思維導圖是當前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工具,在高中地理復習中采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復習效果,并在促進知識內容整合與發展的角度上轉變學生當前的認知習慣和認知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發展下,思維導圖能夠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發揮出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思維導圖;高中地理;實踐研究
當前高中地理新課改更加注重轉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并在創新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角度上進行不斷的更新。思維導圖是當前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合理引入這種手段,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加高效的掌握各種地理知識,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設,并在符合新課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地理知識復習的最終效果。
一、思維導圖對高中地理知識復習的重要性
1.充分改善高中地理復習課程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地理課堂知識的復習過程中經常性的出現這種狀況,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課本要求的知識點內容,但是在實際做題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由于學生并沒有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體系,雖然能夠利用題海戰術掌握知識,但是一旦轉換題型或是變換問題的方式,學生就會遇到困難。這種教育教學現狀不僅反映出學生難以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還體現出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的弊端。由于授課時長受到限制,復習課程中大部分是以往知識內容的鞏固和再現,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受到枯燥和無味,難以達到地理課程的復習效果。
2.實現問題內容的提出
高中階段地理復習課程涉及到的知識點復雜且繁多,在短暫的復習時間中難以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內容。此時,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分析、理解能力都受到了限制。為此,如何加強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成為了高中地理教師研究的主要問題。思維導圖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復習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改善現有的復習方式,并更加強調學生的復習效率。思維導圖主要是利用圖形、符號以及色彩等原則,建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自身思維意識的培養下逐漸形成良好的記憶原則。由于思維導圖,符合人類大腦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靈感,因此它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用途很大。
二、高中地理復習中繪制思維導圖的有效措施
1.確定中心詞匯,明確知識點內容
首先,教師在復習課開始前,要明確整門課程及各單元的學習目標,準確把握知識體系的框架,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回憶所學的地理知識,找出本節課或者本章的重點知識,并將其一一列出,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本節課所學習的中心詞。
2.繪制思維導圖,與同組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
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知識點復習后,學生可以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帶著問題查找相關學習資料,主動找到問題的答案和解決辦法。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分小組討論。一個小組繪制一份共同的完整的思維導圖,形成小組討論的共同結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
3.歸納總結,實現知識拓展與延伸
在學生對高中階段地理知識制作思維導圖完畢之后,教師要對學生所制定的思維導圖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評價,及時找出學生制作過程中的思維優勢點與不足,從而能夠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于部分學生出現的缺點和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指出,并要求學生加以改正。對于部分學生在思維導圖制作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而言,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并加以表揚,讓全班學生都能夠認識到這種思維導圖模式對高中階段地理知識內容學習的重要促進效果。此外,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當前學習階段普遍性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重點內容的見解,并結合知識點內容與實踐應用進行有效分析,適當增加部分立體內容增加學生的實際性理解與全面掌握。這樣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知識點內容就具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對知識點的認知也更加明確。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應用措施
1.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基礎性知識內容復習時的應用措施
在傳統高中地理知識教學中,教師大多數采用知識填壓的方式來增強教育教學效果。這種的教學過程就使得學生成了做題的工具,教師期望通過反復的、大量的習題內容來提升自身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性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識網絡結構和整體的體系。但是也正是由于這種教育教學方式,學生自身的知識學習零散且不集中,難以將當前階段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應用,實踐能力不強,也難以達到教育教學提升的效果。結合思維導圖來開展合理的地理知識復習,能夠從圖像、色彩、結構形式等來進行綜合性的記憶,加強學生對現有知識內容的實際性理解與分析,從而能夠在促進學生知識網絡結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對不同知識細節進行全面把握,促進學生的整體性理解與分析。
在基礎性知識的復習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知識框架和結構體系進行全面的掌握,并結合自身的理解來繪制出獨特的記憶結構,這樣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各種知識內容的實質性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查缺補漏。這種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課堂教育主體地位能夠得到較強的凸顯,并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知識,不斷的進行總結與歸納,從而能夠將枯燥無味的知識內容轉化成為各種生動形象的知識結構體系。這樣也可以促進知識內容的簡化,從而能夠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容進行深刻的記憶。
2.思維導圖模式在地理習題課中的應用措施
高考在實際問題考察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對各種知識點內容的掌握,并基于此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重點把握。筆者對近些年高考試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當前的高考知識考查重點內容,逐漸從原始的基礎性知識內容考察,而轉變到知識推理與運用能力的考察。學生由于自身的因素,對此類問題內容往往不知如何應對,因此就會導致自身的學習成績不佳,嚴重者還會喪失學習自信心。而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應用就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在促進其綜合素養體現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利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解題時,教師可以不給出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要求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與分析,并要求學生能夠在審題時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完成繪制后,學生之間進行分組交流,進一步對自己做的導圖進行完善,然后教師對習題進行講解,再進一步對其進行完善和擴充。這樣做使得學生學習學會一道題,就掌握了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思維導圖模式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實際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成績,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轉變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容的有效性認知。但是就我國當前階段地理導圖的課堂實踐分析而言,仍然存在著些許的不足,制約著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為此,一線教師應當認識到地理復習內容的真正內容,并在積極倡導的條件下促使這一先進的教學模式得到推廣與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晶.研析新課改下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實踐與研究[J].文教資料,2014(7):181-182.
[2]康齡允.新課改下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2019(3):165.
[3]羅琴.思維導圖在新課改高中地理課堂上的運用研究[D].2015.
[4]姚遠.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9(15):149.
[5]楊敏.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6(11):16.
[6]孫連東.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17(24):66.
(作者單位:化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