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優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形成。本文從構建良好關系、引導學生質疑、聯系生活實際等幾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教學經驗。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良好關系;質疑;聯系實際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計算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作用。在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我國的教育正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重要教學目標。筆者現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陳述幾點認識。
一、創設良好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確立一種以學習和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觀念,創設一種尊重學生的氛圍和環境,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變老師“教”為學生“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形成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挖掘教材中的潛在樂趣,變苦學為樂學,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引導學生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質疑,對書本質疑,對數學公式質疑,對課題質疑等,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例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結合我鎮推出的“質疑·引探”式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首先出示課題,讓學生對課題提出疑問,學生提出:“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前面我們學過為了更便于計算,把圓轉化成長方形計算面積,那圓柱可不可以也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這些問題都是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由于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他們學起來也就會更認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和掌握知識。每次上新課前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預習,讓學生質疑,讓學生把有疑問的地方和不懂的問題寫在提問本或課本上,在學生預習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質疑。質疑可以促進學生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的發展,學生一旦有了疑問就很想找到答案,他的求知欲也就更強烈了,同時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圍。
三、引導學生自主與自強
自主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心理基礎,教師必須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從屬、被動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和創新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自主就沒有創新。學生的自主性表現為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思考的多向性、創造性;認識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生活的自理、處理問題策略方法的獨立性等。小學生是一群朝氣蓬勃的最富活力的個體生命,我們切不可把學生當作溫室里的幼苗,切不可把學校這個讓他們學知識、學本領的地方當做襁褓,一切由老師包辦代替,應該解放學生的手腳,給他們自我管理的天地,讓他們自由成長。通過實踐,我進一步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使他們的個性得到發展,才能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從抑制狀態誘發出來,進而由自發而變為自覺。
自強在智力方面是指觀察的敏感性、思維的獨特性、想象的新穎性,在意志方面是指堅持不懈的的毅力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這樣的人格品質必須在具有創新意識的教育土壤上才能形成,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獨立思考,引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維,鼓勵學生勇于質疑、追求新奇,堅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弘揚個性意識,讓學生永遠追求新知,永遠追求強盛、追求完美,并使其在這種追求中不斷產生動力。
四、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不但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因此,我們要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讓學生感知“圓”,再通過多媒體演示幾只猴子騎著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輪子的自行車賽跑的情景,讓學生猜測誰跑得最快,然后多媒體演示賽跑過程。結束時,問學生為何騎圓形輪子的猴子跑第一,讓學生弄清自行車的輪子為什么做成圓形的道理,讓他們感到學習數學對日常生活很有幫助。
五、重視“延遲評價”
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形成,既需要靈感,更需要思考的時間。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過早”地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就會扼殺學生創新的機會,達不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我曾聽一位老師上課,因為課前問題都設計好了,學生回答的思路與老師相同,老師便表揚一番:你真聰明!其他同學自然也懶得去想,依葫蘆畫瓢。也許對于這個問題,真正開動腦筋的只有站起來回答的那位同學。可見,有時一堂課中的延時評價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更應該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創造靈感。
實踐證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沒有速成法,教育工作者應大膽改革、大膽實踐、認真總結,同時遵循創新規律、尊重事實,使富有創新意識的新一代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高瑞芳.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2(5)
[2]薛紅香.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問題例談[J].甘肅教育,2012(7)
(甘肅省天水市建設路第三小學,甘肅 天水 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