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潔
【摘 要】地理這門學科本身具有獨特的學科魅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應注意為學生建設一個高效課堂,讓學生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真正掌握初中地理知識,夯實學生的地理基礎。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基于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建設一個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更好地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堂教學時間,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鞏固學生的地理課堂學習所得。
一、搭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價值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成長的基礎時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把握好這一時期,發揮學科的教學作用,保證學生掌握一定的課堂知識,充分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對于初中地理這門學科來說,它既融合了人文性的知識,又包含了自然科學類的知識。學生學習了這門學科,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關于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也能更好地領略到不同環境下的人文民俗,這對于打開學生的眼界,有著一定的積極價值。通過學習地理這門學科,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了解到自己身邊不一樣的風景。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為學生建設一個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通過合理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妥善把握自己的學習時間,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充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二、建設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具體方式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為學生展示一個更好地教學課堂,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從多個渠道獲取地理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中,只利用教材接受地理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接受的知識面還是有限的。而在現行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重視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教學氣氛,注重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重視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一個教學情境,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開展探究和學習,充分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考察學生的課堂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發揮好自身的輔助作用,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中國的疆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航拍中國》等視頻,創設一個適宜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有關欲望。以視頻為背景,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界線是什么?從圖上看出中國位于哪個半球?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展探究和學習,充分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相應的課堂教學氣氛,利用環境影響學生,讓學生對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讓學生有效利用自己的課堂學習時間。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背景下,教師沿用了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只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教材進行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無異于“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進行記憶和背誦,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難度。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避免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更應重視豐富課堂教學方案,運用更為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設置一些更為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重視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增加課堂教學內容中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初中地理的課堂上感受到地理知識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加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這一課時,在本節課的課堂學習中,學生需要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讓學生學會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并且要做到能夠依靠自己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合作探究等方法。比如先在開展課堂教學前,為學生展示幾幅圖畫,讓學生觀察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族竹樓景觀圖,通過這樣導入方式,讓學生積極地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隨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當前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推廣,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重視拋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將學生看成是學習中的主人,通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布置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出設計。教師應注意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提出更為有針對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以問題作為導向,讓學生們通過深入探究,自己歸納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學習《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這一課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在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個?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和學習北京的城市職能。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應該都了解北京吧,有哪個同學去過北京嗎?然后教師可以邀請去過北京的學生說一說北京的情況。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到本節課的課堂學習中來,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要。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給予學生一個自我學習的機會,為學生創設一個自我學習的舞臺,給予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進入到初中階段后,教師應認識到不同的學生之間,學習基礎是不同的,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重視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布置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對于課堂的教學節奏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完成對于舊知識的復習和新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應注意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讓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知識產生興趣,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讓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在地理課堂學習中,有著很多的學習內容都是比較復雜和抽象的,僅僅憑借學生是不好進行理解的,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地圖,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所得。
例如在學習《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這一課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學會讀圖,擁有從地圖中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的國情以及探討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途徑,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通過將實際生活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保證初中地理課堂學習的質量,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看成是學習中的主導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娟娟.初中地理高效課堂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06):104
[2]蘇國生.淺談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24):3-4
[3]曹陽,張勇,張蓓,唐佩.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10):16-19
[4]秦士元.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4):32-33
(廣東省東莞市可園中學,廣東 東莞 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