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節如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通過合作探索的模式來展開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本文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希望為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出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學習效率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語文老師要創新教學模式,營造更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情境教學通過創設一系列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探索,有助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情境教學的形式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采用情境教學,究其根本是以教學目標為基礎,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真正地理解與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語文的情境教學具備多元化、趣味化和生活化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形式分為以下兩種。
1.音樂情境教學
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播放歌曲,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老師可以選擇和教學內容與目標適配的歌曲,在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中,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欲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對歌曲進行改編,使之更加貼合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讓歌曲更加適合課堂教學,為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服務。
2.生活情境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情境教學,老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情景教學模式中來。老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來進行教學,設計出和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在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中,來提高其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鍛煉語言的運用能力,從而有效地提升語文的綜合能力。
二、科學設計教學過程
在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因此,老師要結合教學目標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平臺和空間,增加學生的互動機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老師要注重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能只關注師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生生互動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同時,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跳出傳統教學的限制,自由地想象,用更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提高其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科技發展迅猛的當下,多媒體技術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動力。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其思維方式更直線化和直觀化,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呈現出更加形象和直觀的學習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語文知識。圖片、音頻、視頻的展示,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思考,踴躍地參與。比如在口語訓練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圖像和錄音,讓學生在邊看邊聽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投入到對話的角色當中去,從而迸發出想說的欲望。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口語訓練就是自然而然的訓練過程,而不是一個被動完成的學習任務,說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對于口語的學習就會更加輕松。
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需要老師認真研讀教材內容,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發,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視頻等形式來創設情境,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欲望,構建出生動、有趣、活潑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張連金,鄭德友,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語文課程的整合[J].科技信息:教學研究,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