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義
【內容摘要】化學是一門重視實驗教學的學科,經過多次的教學改革,初中化學也開始重視化學的實踐性和創新性,通過化學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書本中的知識,與此同時,將現有的教學資源、實驗資源、多媒體互聯網等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對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和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資源 ?整合開發
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緊跟教改的步伐,經過老師們的研究和實踐,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化學實驗資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讓化學實驗的內容更加的豐富新穎,化學實驗的操作更加簡單安全,化學反應和產物更加的直觀和清晰,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學實驗的原理和理論基礎知識,與此同時,初中化學老師也不斷地深化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學生興趣為基本點,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水平這兩方面,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為教學原則,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和成績。
一、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初中生大多數都是12~15歲的適齡青少年,他們的智力水平和理性思維都還沒有完全成熟,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們很容易對未知的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和興趣,人一旦對某種東西感興趣就會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激發興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其在被吸引的事物中找到樂趣,寓教于樂是深受廣大教師推崇的教學方法,學中作樂,在樂趣中學習,將學和樂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創建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自主實驗,趣味橫生
初中化學學習的知識都是基礎理論知識,除了認識化學元素及其基本結構以外還有簡單的化學方程式和質量守恒定律,認識到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例如空氣、水、金屬物質、化肥和一些常見的氣體,他們的本質和化學組成原理,這些貼近生活的常見東西可以供化學老師合理的選擇,因為對學生熟知事物進行實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且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周邊事物的形態,老師可以選擇任意一個實驗項目,例如:水的電解實驗,在實驗室設備和器材都齊全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當然這個基礎是在化學課堂上已經講述了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項。水在通上電之后,在電極的兩端就會產生一定量的氣體,通過收集正負兩級的氣體并點燃就會發現兩種氣體分別是生氫氣和氧氣,以此來證明水的化學式為H2O,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操作這樣簡單實驗,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化學實驗的樂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①。
2.分組合作,頭腦風暴
分工合作是一個集體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通常都會采用的方法,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可以引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老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3~5名同學,這些小組選擇同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前可以讓各小組進行充分的討論,明確小組內的具體分工、所需實驗器材和材料以及有效快捷的實驗方法和流程,在小組間展開頭腦風暴,這樣的方式不但讓同學的思維進一步的擴散,而且培養了他們合作精神,各司其職,團結合作,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解決問題。實驗過后,各小組之間展開交流和互動,分享實驗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學,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去深刻理解化學的本質。
二、整合資源,效果倍增
近些年,在老師的努力探究下,初中化學實驗課堂開始整合各類教學資源,以此來活躍實驗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好奇心和關注,這些資源有現代科技教學代表多媒體教學,還有離學生最近的生活資源,還有一些校外的實踐活動資源等,通過這些資源的整合,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更讓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成倍的增長。
1.用多媒體,降低風險
化學實驗中有一些危險系數和等級較高的實驗,這些實驗不適合學生親自操作,因為一旦操作失誤就會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這時就需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播放實驗過程,放大實驗結果,還能夠多次重復觀看,加深學生的記憶,利于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吸收轉化。
一些接觸到強堿和強酸的實驗,都是非常危險的,例如:鹽酸、硫酸都有較強的腐蝕性,初中生接觸化學實驗是初級階段,沒有較強的操作能力,而這種強酸的腐蝕性很強,一旦因操作不當或失誤,將強酸溶液滴在皮膚上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稀鹽酸的制作方法,或是強酸和強堿對金屬的腐蝕性等實驗,再比如,一些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像是“白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這種物質燃點極低,在氧氣中會發生劇烈的燃燒,同時產生白光還有大量的白色煙霧,這些光和煙對學生的眼睛和鼻腔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類似這些危險性的化學實驗,老師就需要整合多媒體資源繼續教學演示,也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的完整過程和操作步驟,通過多媒體也可以有效的觀察實驗現象和實現結果,而且對學生沒有任何的身體傷害。
2.貼近生活,豐富認知
化學這門學科是一項自然科學,它同物理一樣和我們的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用品有很多,像是洗滌用品、玻璃塑料制品、農業生產資料、能源動力耗材等,這些東西都是通過化學化工生產合成的,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老師將貼近學生生活的這些資源整合到化學實驗中,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觀察生活、了解事物本質的能力②。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這個單元知識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火災發生的若干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燃燒和滅火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結合化學實驗講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預防火災的發生,如果一旦發生火災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滅火,讓學生對燃燒三大要素和滅火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燃燒實驗需要準備燒杯、熱水、薄銅片和若干塊白磷和紅磷,首先我們在燒杯中注入燒杯體積三分之二的熱水,將一小塊白磷放入水中,在燒杯上放一片薄銅片,在薄銅片的一端放上同等份的紅磷,另一端放同等份的吸干水分的白磷,這時我們觀察現象,會發現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薄銅片上的紅磷沒有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也沒有燃燒,這個化學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呢?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會發現要想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氧氣和著火點(達到一定溫度),三者缺一不可,相對應的滅火原理就很好理解了,只要讓三個條件不同時滿足就可以阻止繼續燃燒了,這時,老師可以拿燃燒的蠟燭,讓學生向辦法進行滅火實驗,只要能滅火就行,什么方法都可以,借助什么物品也都可以,看看誰的方法又好、有快、又多。這時就會發現學生們紛紛找來燒杯、玻璃瓶、水、濕抹布、剪子、沙子、甚至是CO2氣體等,這些物品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東西,因此,通過一些生活實驗,會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作為實驗的材料。這種方法可以啟迪學生去多多觀察身邊物品,也會讓學生自主的尋找身邊可用的物品做實驗嘗試,解開很多未知的謎題。
結束語
現階段,很多初中化學老師都將整合各類資源應用到化學實驗教學中當成了自己主要的研究課題和教學任務,通過各種資源的引入,讓化學實驗變得更加的豐富有趣,實驗室里充滿著歡樂,讓初中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們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通過資源整合,頭腦風暴,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化學實驗的操作水平和能力,還讓學生將所學的化學知識很好的運用在生活中,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化學教學的成效,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
【注釋】
① 戴娟娥.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的整合研究[J]. 化學教學,2016(7):79.
② 古巧君. 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J]. 探索篇·教學研究,2018(4):17.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