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麗
【摘要】核心素養是學生具備的能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目前教育領域的熱點之一。體育課程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課程之一,在幫助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體育課程主要通過有計劃的安排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增強學生對健康知識與行為的理解,使其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所需的運動能力與品格。目前小學教育工作者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知方面還有不足,使得體育課堂沒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影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提高小學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水平,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成為實現小學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高效課堂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初始、啟蒙階段。它把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頑強的意志力。而體育課程主要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小學教育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體育鍛煉,在意志力,身體素質方面較弱。而家長更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不太關注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沒有家長的監督,學生平時沒有機會鍛煉身體,主要的鍛煉時間就是每周的體育課,因此體育課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對體育課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改進當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提高其有效性,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目前,小學教育工作者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理念依然比較保守,認為小學教育要以培養學生文化知識為主,體育課只是放松休閑的時間。因此,教育工作者對體育課的關注不夠,對其重要性也難有正確的認知,導致小學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較多。體育課程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力,為高效學習做準備。什么是高效?高效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教學的內容;高效課堂則采用新理念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上,同學間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學習新知識。教師在課堂中起引導作用。這種新型的高效課堂,更加考驗教師的水平,促使教師在備課時多下功夫,創新教學安排,一定程度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一)以綱為本,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
教育部對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有相應的規定,學校應根據教學的相關規定制定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形成適合學生有效率的教學體系。學校要組織老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知識水平,了解體育課程的作用,明白其在實現小學教育目標中的作用。體育課對學生身體素質有長遠影響,需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如果教育工作者都對體育課不以為意,那么學生和家長更不會重視體育課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程,教師在講課時應帶著教學任務,學生需了解健康知識與正確的運動行為,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
(二)講課要有新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講課可以依據教學規定,適當進行創新,在課上安排一些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小學生跑步運動學習時,可以讓同學進行分組,設置懲罰制度,進行跑步比賽。小學生對于競爭意識還是很強的.想要獲得名次和獎勵.就會積極學習,努力爭取。還可在課堂中玩小游戲,比如“捕魚”,在規定范圍,一部分人當魚,一部分人當網,當網的人手要牽在一起,“魚”可以在圈里跑動,當喊“開始捕魚了”,“網”就開始圍捕小魚。不僅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還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類似的游戲還有“放風箏”“小司機”……學生不喜歡枯燥講課,需要在具體環境中體驗,學生才有深刻的理解。
(三)合理安排,有目標地選擇教學內容
專家研究發現,兒童在學習上短暫分神是比較正常的,一般來說,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30分鐘,在注意力容易集中的時間內,教新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而在課程的后半部分,可以適當做一些小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在小學五年級“走與跑”為例,教學生“在直線上的踩線走與騎線走”,課堂前半部分主要講解珠線走和騎線走的方法和注意要點,后半部分讓同學們分組,“開火車”進行比賽,把同學們分為6組,每組5個人,站成一列,每個人都要拉著前面人的衣服站在跑道線上,設置好出發點和中點,老師喊“小火車開動了”同學們就開始走,一去一回,去的時候踩線走,回來的時候騎線走,最先到達出發點的是第一名。在比賽中體會學習到的知識。這樣學生印象會更加深刻,教學效率也高。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變教學理念,認真規劃好課堂上面這45分鐘,總結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三、結束語
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小學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才能了解得到正確的運動行為,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創建高效課堂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點工作。教師需要改變過時的舊觀念,接受學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觀念,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創新教學的方式、內容,構建高效課堂,更好地完成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潔.怎樣創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學校體育學,2017(7)
[2]王立燦.論如何實現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考試與評價,2018(1)
[3]董佼.積極體育教學對小學生心理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