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 要:樂隊演奏是一件復雜的集體活動,弦樂演奏員僅僅具備演奏樂器的技能是不夠的。除此之外,他們還應具備優秀的奮斗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就此,本文對演奏員所應具備的人文素養做了較全面的探討,分析了人文素養對于樂隊演奏藝術的意義。
關鍵詞:人文素養;樂隊演奏;團隊協作
樂隊演奏是一項團體的活動。它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求樂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具有較好的演奏某件樂器的能力(打擊樂器可能要求一個演奏員會演奏多件樂器),并且能夠相互間配合共同演奏音樂作品。它不僅對演奏者的音樂素養要求較高,對演奏者的人文素養要求更高。缺乏優秀的奮斗精神,沒有團隊的協作意識是不能將樂隊作品演奏好的。人文素養是比演奏技術層面更深的一項內容。
一名優秀的弦樂演奏員。首先必須具備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的精神。學習弦樂的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幼兒便開始接觸弦樂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自小從五六歲起便開始學習演奏弦樂器,有的甚至在三歲左右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優點在于接觸樂器的時間早。幼兒的手指和肌肉比較軟,較靈活,可塑性較強。如果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使用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通常能夠達到較高的一個演奏水平。但是,他們的缺點是幼兒通常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和心情來學習弦樂的,剛開始時因為興趣作為向導,使他們有足夠的動力來學習弦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逐漸地淡漠,便失去的最初學習弦樂的熱情。有許多學習弦樂的幼兒都因為缺乏足夠的耐力和堅持,半途而廢的。另一種是成年了之后,開始學習弦樂的人。他們的特點是學習目的性強,喜愛音樂藝術,接受知識較快,理解力強。他們的不足是起步較晚,手指的柔韌度和靈活性比起幼兒學琴的人較差。正因為他們本身手指條件的缺陷,就要求他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使用科學的方法來訓練他們手指肌能。勤學苦練是他們學好弦樂必須具備的素養。
同時,一名優秀的弦樂演奏員還需要具有不怕困難,刻苦專研,勤于思考的習慣。學習弦樂的成長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大部分學習弦樂的人都會遇到挫折、困難,都會遇到自己成長路上的“瓶頸期”。我們怎么面對這些困難?是選擇放棄還是不怕困難,刻苦專研,動腦筋思考,找準問題所在,調整方法解決它。弦樂演奏技巧復雜,難點多,費時長。它的艱深是眾所周知的。光憑著一股熱情和蠻力是不可能把琴拉好的。不怕苦難、刻苦專研,勤于思考的習慣能幫助演奏員摸索出弦樂藝術的演奏規律,發掘自身的特點,演奏好弦樂器。
并且,一名優秀的弦樂演奏員還需具有熱愛音樂藝術,為其努力的目標。熱愛和興趣是學好音樂的根本動力。許多弦樂藝術家最初都是被音樂藝術的魅力所感染,喜愛上了它,最終走上了音樂之路。這條路的艱辛,只有過來的人才能體會。在這漫漫長路上,我們拿什么來支持自己呢?只有“熱愛”。發自內心的對音樂的熱愛,是許多人繼續努力的根本動力。弦樂演奏員排練日程安排緊張,平日長時間在排練房里訓練,需要思維高度緊張,注意力集中才能做到手腦配合協調。一遍遍地重復某個音樂片段,力求把每個音符做到極致。這在平常人眼里看似輕松,其實很辛苦。到了演出的時候,在外風餐露宿,奔波勞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旅途上度過的。這些都需要堅韌的意志力。沒有對音樂的熱愛,是堅持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一名優秀的弦樂演奏員要具有團隊合作的意志。從技術層面來看,樂隊藝術要求成員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樂隊中的每一位演奏員,即是樂隊這個整體的組成單元,也是具有獨立特性的個體。每個成員有他們獨特的演奏方式和風格特點。每個人的演奏方法和對音樂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樂隊是一個強調統一性的整體。每個成員必須能夠隨時調整自己演奏的方式,整個樂隊的演奏效果才會達到統一。從管理層面來看,樂隊的成員是有分工的。指揮主要負責訓練和演出,在平時的訓練中,指導樂隊成員的演奏,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樂隊的演奏體現出來。在演出中,指揮樂隊有序的演奏,從而詮釋作曲家的音樂思想。首席只要負責調音。做到排練和演出前樂隊成員的音高一致,保證演出的效果。聲部長主要負責管理其聲部的各個成員。比如通知排練時間、地點,分發曲譜等等。劇務主要負責協作排練和演出。比如搭設舞臺,布置演出場景,擺設演出設備等等。每個弦樂演奏員都要明確自己的分工,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協助他人,將自己是作為團隊的一份子,保證訓練和演出的順利進行。每個人都會有鬧情緒的時候,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影響到樂隊排練和演出。一名優秀的演奏員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應該分清孰輕孰重,使自己的利益服從樂隊整體的利益 ,努力排除困難,保證樂隊的演出和排練。只有這樣,這個樂隊才稱得上是優秀的團隊,這樣的演奏員才能被看作是具有團隊的協作意識。
只有具備了充分的人文素養,樂隊演奏的作品才能具有較高的品質和內涵,樂隊演奏藝術不僅僅是手上演奏技巧的統一,也是樂隊各演奏員在思想上的統一。只有做到了這一點,那么觀眾欣賞到的作品才會是具有高層次文化內容的,它才真正體現了樂隊演奏藝術的內涵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