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新時代,對小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這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以及持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至關重要。本文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重要價值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就如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提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要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觀”,一定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數學特點就是具有“抽象性”,而且數學既需要形象思維,同時也需要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如何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就顯得十分重要。從當前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絕大多數教師都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而且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的問題,導致學生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維當中,而沒有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進行有效結合。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有效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通過持續不斷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努力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特別是促進學生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實踐表明,學生的抽象思維越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越輕松、教學質量也會越高,因而通過積極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可以使數學教學取得更大的突破,一些優秀的教師都采取“滲透教育”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抽象思維,比如通過以“具體運算”為基礎,逐步引導學生向“形式運算”轉變,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當學生的抽象思維逐步形成之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對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學運算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比如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更加重視教學方法創新,特別是通過“由淺入深”的引導性教學,并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不斷促進學生的抽象思維活動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誘導性”教學,積極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使學生的抽象思維活動不斷“累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從而使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轉變,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進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提升。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理念缺乏創新
目前一些數學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仍然停留在淺層次上,甚至一些教師只是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從促進學生長遠發展出發開展教學。有的教師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方面,不注重“以人為本”,特別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之間的關系,普遍存在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同時也不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這就直接導致一些教師盡管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比如個別教師不注重“學具”的科學應用,有的過于依賴學具,有的則很少應用學具,因而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并最終得出結論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有的教師則不注重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在開展持續性“滲透”教學方面比較薄弱,比如還沒有將培養學生抽象思維作為一條主線,潛移默化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不夠到位。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比較傳統
有的教師不注重“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特別是沒有針對學生空間想象力較差的特點入手構建抽象思維能力教育方法體系,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導致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慣性思維”。比如有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應用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采取灌輸式的“死記硬背”方式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這種方法盡管短期成效較高,但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增加,學生就會出現概念、公式等混淆,因而根本無法提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的教師則還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屬于“系統工程”,因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沒有進行系統性設計,特別是在教學當中缺乏對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引導,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培養小學生“一題多解”以及“多題一解”的意識和能力,再比如有的教師不注重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具體的教學當中,同時也不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在科學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以及綜合應用各類知識方面缺乏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有待優化
很多教師在教學模式方面仍然比較傳統。比如有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盡管也想更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但不注重通過“問題導向”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特別是對問題的設計缺乏針對性和趣味性,而且也不能將問題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學生的思考與分析缺乏持續性。還有一些教師不注重將“個性化作業”作為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模式,特別是不注重將分類教學與“個性化作業”進行有效結合,在“記憶、理解、運用、綜合、探究、創新”六個層次建設方面不夠到位。有的教師則不注重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比如“微課”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沒有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角度進行科學設計等等。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實施策略
(一)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來說,一定要在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創新方面狠下功夫。這就需要廣大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促進小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重要性,并且要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組織實施。比如在開展三角形面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動手操作”為基礎,引導學生畫兩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并且剪下來引導學生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以此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總結,使他們能夠認識到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關系,最終得到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式,這種通過動手操作的形象思維向分析和總結的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創新教學理念也要求教師一定要切實加大對如何更有效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研究力度,更加重視“學具”的科學和有效應用,而且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中也不能盲目追求進度,而是要通過“滲透”的策略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每堂課都要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有效引導學生不斷強化抽象思維能力。
(二)改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對于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來說,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方法創新,但目前一些教師對如何更有效的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的方法缺乏深入的研究、實踐和總結,導致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持續提升。要將“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作為重中之重,特別是要從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相對較差的特點入好,積極探索構建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體系,比如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組織更多的“感性材料”,通過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組織和運用,最后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原則。要將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培養學生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開展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培養學生拓展思維作為重點,既要培養“一題多解”的能力,也要培養“多題一解”的能力,比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分組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最后再將所有的解題方法進行總結并呈現給學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引導作用。
(三)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在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型的過程中,因而必須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性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培養學生抽象思維更具有實效性。這就需要廣大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極端重要性,并且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積極推動教學模式創新。由于每個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盡相同,因而在教學方面一定要突出個性化和特色化,將“分類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模式,比如可以將“個性化作業”納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體系當中,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推進在“記憶、理解、運用、綜合、探究、創新”六個層次。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要將“問題導向”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模式,比如在制作多媒體PPT課件的過程中,要通過科學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思考,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培養小學生的分析能力,還應當對多媒體PPT課件進行游戲化和演示化設計,并將問題逐步引向深入,學生通過一步一步分析最終就會理解數學原理。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且正處于思維發展初期階段,因而小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形象思維,但抽象思維都比較薄弱,這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廣大數學教師一定要切實加大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程性研究力度,特別是要深刻認識到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極端重要性,從推動教學創新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入手,更加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于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堅持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積極探索更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機制和教學策略,重點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理念、改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進而積極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最大限度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繆露露.小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7):45.
[2]張覺.小學數學教學要著力促進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和諧發展[J].小學教學研究,2018(27):44-46.
[3]王志興.培養中年級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J].教育,2016(12):47-48.
作者簡介:
柯毅妹,福建省漳州市,龍溪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