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
摘 要:在網絡日漸發達的當下,小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接觸不同的文化思想,感受文化思想的豐富多彩,但小學生辨識不同文化思想的能力不足,對一些極端、錯誤的思想缺乏必要的抵御能力,這啟示著小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保障小學文化陣地的純潔性。文章就小學生思想教育低效的原因進行闡述,然后提出提升小學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策略,以為小學教師開展思想教育、維護學生思想健康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思想教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2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3-0023-01
一、小學生思想教育低效的原因探析
(一)教育內容缺乏趣味性
小學生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錯誤地選取了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并不密切的事物。如在臨近國慶節時,許多學校會開展愛國教育,但對學生的愛國教育停留在宏觀層面,效果不佳。尤其是在小學生關注自我的心理發展階段,這類思想教育方式不僅無法達到糾正學生錯誤思想、培育學生愛國情懷的目的,還可能引起學生反感,產生負面教育影響。
(二)教育方式缺乏多樣性
思想教育方式銜接的是教育內容和學生思想兩端,這一“橋梁”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思想教育的效果,但在當前小學思想教育中,教師忽視了這一橋梁的搭建,教育方法存在形式主義的弊端。許多學生通過講座、課堂教學等形式接受思想教育,但這種枯燥的教學形式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失去了接受思想教育的動力。
二、提升小學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策略初探
(一)展現生活化的教育內容
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應當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取素材,使學生認識到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進行環保教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自己值日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出發,思考環保的意義。許多小學生在值日時產生了無意識的浪費行為,例如,學生一邊洗手一邊和班里的同學聊天,沒有注意到水的流失,這浪費了許多水資源;又如,班級內的垃圾桶沒有裝滿就扔掉垃圾,造成了塑料污染。這些都是學生在值日過程中會經歷的小事,但從全校所有班級的視角看,小事便成了大事。教師可帶領學生算一算一個人、一個班級、一個學校每天因這些無意識浪費行為而浪費的資源。大量的數據能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小行為對環保事業的巨大影響,從而有意識地采取環保行動。除了從反面舉例,教師還可從正面展示環保帶來的益處,二者形成對比,使學生印象深刻。如算一算每個人每天節約一滴水,一年后能夠節約的水量,再引導學生談一談數量龐大的水量能做些什么。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會發現小小的環保行為能改變大自然的命運,對環保事業的責任感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
(二)發掘趣味性的教育方式
思想教育的方式應當是多種多樣的,不應局限于講座、授課。結合當前小學生活躍于網絡世界的現狀,教師可通過微課、 慕課、小程序、問卷平臺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例如,在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的習慣時,教師可借助小程序設計趣味問卷,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掌握思想教育知識。以“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這一主題為例,小學生并不理解“共同體”的含義,教師可先在小視頻中借助“河北唐山市民服務中心”這一典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向學生解釋該詞的具體含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討論區談一談自己身邊的“共同體”,說一說自己對這些社會治理機構的感受,或是自己在享受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新想法。在學生觀看小視頻時,教師在小視頻中插入知識性的問題,如“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并在問題后附上不同的選項供學生選擇。學生觀看視頻并參與討論后會對共同體的建設理念有更深的體會,選擇與理解問題答案便不再是困難。課后,學生還可在家通過小程序自覺接受思想教育,小程序中有許多趣味游戲,這些游戲以更生動、活潑的形式傳遞思想教育常識,學生在玩中學,這使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關鍵是要把握趣味性、多樣化的教學特色,充分激發小學生對不同思想教育內容的探究熱情,使他們能做到主動探究、自主探究,最終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金莉紅.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組織的重要性[J].時代教育,2013(10):245.
[2]宮海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