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
摘 要:就目前而言,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依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以至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過分關注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而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等。基于此,以下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學生需要終身學習的重要學科,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各學校應對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對教學內容加以升華,并且把培養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始終貫徹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從而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一、核心素養內涵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在關注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的基礎上,按照數學核心思想的要求,在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的培養。在核心素養要求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數學知識教學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包括:特征分析能力、問題追蹤能力、逆向思維能力、構建能力、轉化能力等,同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還要改變學生固定的思維模式,加強學生發散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并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促使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形成科學性的思維方式、科學的學科態度等,并對數學這一學科的本質進行深刻的認識。
二、數學核心素養下課程體系的改革
(一)提升課程體系內的針對性
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都各不相同,因此,他們的個性、自主學習的能力及自身的基礎也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教師要立足于對學生核心素質的鍛煉、提升,切實推進課程改革,同時也不能忽略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狀況,針對學生和教學內容不斷調整教學模式。目前,我國高中大多采用必修和選修兩種教材相結合的教材編寫方式,必修教材主要涵蓋了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的基本知識內容,選修教材更側重于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一個拓展知識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這也進一步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根據自己擅長或者喜好的類型去學習選修知識,這樣既可以豐富知識,更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隨堂小練測試,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在一堂課快要接近尾聲時,隨堂小練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印象,還能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為此,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開展隨堂練習,旨在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如在高中數學“三視圖”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幾何體三視圖的認識,提升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養成學生良好學習態度,便在講述完基礎知識后開展隨堂小練測試。如為學生出示幾個幾何體,讓學生畫出其三視圖,并隨機抽選幾人談談自身的方法。如有的學生這樣說“在畫三視圖過程中,能看到的輪廓線與棱,我便用實線畫出,被擋住的輪廓線與棱,我便用虛線畫出,這種幾何體的三視圖便一個一個畫出。”最后我再讓學生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自身感受,如收獲了哪些知識與自身不足之處等。如有的學生這樣說:“通過學習,我能夠畫出一些簡單的空間圖形,如正方體、圓錐、球等。”還有的學生這樣說:“我也能畫出一些簡單的空間圖形,但再復雜的話,我便需要細細琢磨,想象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由此,不僅測試了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順勢完成了課堂總結,繼而實現一舉多贏的教學效果。
(三)提升課程體系內的核心素養性
數學邏輯性較強,分支多,同時又具有整體性,所以,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透過現象認清其本質,將高中數學的要點及線索加以整理,從而更好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任務主要是函數、幾何和統計,這三者之間看似獨立,卻又密切相關,教師應為學生構建系統性的數學知識網絡,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四)創設情境,提升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應打破陳規,構建高效課堂,并將其作為課堂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高中數學概念、公式眾多,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學習起來也較為困難。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放松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以激發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例如,在講授“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教師通過創設“折紙游戲”的教學環境,講解2的n次方概念,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其數學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計算2的n次方過程中想要使用簡單有效的求和公式迅速求解。再如,在講解“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一節時,教師先將拋物線定義講給學生,然后設置問題教學情境,使學生思考初中一元二次函數與拋物線定義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并使其利用拋物線定義解答其他數學題目。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還能夠使其在感興趣領域提升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
(五)分層式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的教學可以使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把知識點由簡單向高深羅列,根據學生的實際數學水平合理下達學習任務,對于基礎扎實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可以更快地提升成績,對于基礎不牢固成績不突出的學生而言能夠鞏固基礎知識,最終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鞏固練習時,可以進行變式訓練,通過例題難度的由淺及深,應用不同層次、不同解題思路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層層遞進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結束語
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改變傳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和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并在具體的教學中,加強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進而全面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幼學.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7):93.
[2]陳寶鳳.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初探[J].學苑教育,2019(16):50.
[3]陳玉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