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英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在物質生活上也獲得了一定的滿足。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果腹已經不再是人們所追求的生活目標,人們開始追尋精神上的享受。盡管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膳食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人們的身體素質并沒有發生多少改變,而且體能還有向下發展的趨勢,其中,又以小學生的體能變化最為突出。本文將以小學生為例,對造成小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體能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能水平;策略研究
引言:
所謂體能,指的是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其主要表現在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等方面。如果學生的體能水平較低,那么免疫力也會較差,進而導致身體出現一定的問題,此時就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鍛煉學生的體能,提高其身體素質。小學生是祖國的新一代力量,對于祖國的未來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提高小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刻不容緩。
一、小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
(一)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被忽視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體育課程是十分必須的。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身體運動能力,還可以為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進行精力儲備。但是在當下的小學教育體系中,體育課程一直沒有獲得重視。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學校的升學率。而對于體育課程,在眾多教師眼中只是學生嬉戲、玩鬧的時間[1]。在家長看來也是如此,其只要求學生的主科成績優秀,認為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絲毫沒有幫助,又何談重視呢?
(二)小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不足
當下,小學生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是極為繁重的。除去正常的課程學習時間,小學生基本沒有屬于自己的運動游玩時間,因為他們的課余時間已經被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所完全占據。此外,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在周末等課余時間中為孩子報名主科輔導班,這就導致了孩子不僅沒有課余休息時間,還面臨著更為巨大的課業壓力。在此情況下,學生完成作業尚且需要擔心時間是否充裕,又怎么會有空暇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呢?如此,學生對體育沒有興趣是必然的。
(三)進行體育鍛煉的場地與設施不足
想要很好的開展體育課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體育鍛煉,對場地與設施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要求。但是在當下的社會,并不是每個學校都可以擁有最全面的體育設施,仍然有很多小學達不到場地與設施方面的要求[2]。特別是一些農村學校,大多數農村學校只擁有一個簡單的鍛煉操場,而其他的體育器材都十分簡陋,如果強行使用的話有可能會造成事故,因此,學生可以進行的體育鍛煉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課程的開展,也阻礙了學生的體能訓練。
二、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身體機能
(一)注重提升體育課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頗深,學校、家長以及社會都更多的關注于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對屬于副科的體育課程則具有明顯的輕視態度。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小學生的課余時間也被作業所占據,其無法抽出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這就導致了學生的身體機能有所不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基于此,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觀念來進行教學,重視體育課程,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除去學校以外,教師還要向家長普及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轉變學校、家庭、社會的觀念,以此來為體育課程開展提供保障。
(二)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熱情
不僅是主科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體育教師也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更好的展開體育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的基本運動能力[3]。在教學工作中,絕大部分體育教師所追求的也只是學生最終的體育測試成績,這就導致其忽視了體育鍛煉與體育運動過程的重要性,使體育課程喪失了原本的意義,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應試課程。基于此,體育教師也要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興趣來進行體育技能教學,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熱情,使其可以將體育運動融入進生活之中,保持運動的習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機能的目的。
(三)加大體育器材的投入力度,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條件支持
小學生體能不達標還受到了運動場地與運動設備方面的阻礙影響。當下,我國的土地資源比較緊張,公共運動場所也十分有限,即使小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有興趣,但也無處可以施展發揮。基于此,學校要加大對校內運動場所以及運動設備的投入力度,為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使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以此來達到提高小學生體能水平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大眾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又加之小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受到運動場所的限制等因素,最終造成了小學生體能下降。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學校還要加大對于運動器材的投入力度,以此來保障體育課程的開展,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
參考文獻:
[1]董明生.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能水平[J].學周刊,2017,28:59-60.
[2]湯梅燕,彭榮陽.簡析小學階段體能訓練的方法及意義[J].運動,2017,17:64+22.
[3]畢應軍.日常教學中如何利用體育游戲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