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紅
摘 要:近十幾年來,語言學習的相關教育理論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并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自主學習的理念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認同和發展。同樣,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提上了教育界探究的日程。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的啟蒙老師,小學教師的角色定位不能僅限于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輔助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教學過程的實施和教學方法的選用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定奪。開展教學行為時要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策略的培養等等。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但是,為什么社會上還有那么多人對教育有許多擔心和意見?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什么現在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當然這不是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否定,因為我們中國的教育,各行各業還是有相當多的青年才俊在支撐著國家的發展。還是那句話,任何的學習和教育培養都要從娃娃抓起,我們既不能管中窺豹,只觀其一,同樣要借鑒和學習西方的教學理念和文化,從小學生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
一、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從業多年,很容易發現小學生學習被動。同事之間也經?;ハ嚅e談:“上課時總有不聽課的,我也不能總提醒?。 薄坝行┖⒆咏蛔鳂I可費勁了,總得追著要,寫的還不好。有的跟家長說了就有改進,有的說了也白說?!薄耙灿心苤鲃宇A習的學生,但是每班也就幾個?!蔽覀兌颊J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改善現狀。
同樣,以往的家長群里,總有家長反饋學生不能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不能有效調控,如不按時完成作業,或有做事拖拉的壞習慣。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在家根本不復習英語,問有沒有作業,孩子就說沒有……想讓他做點課外的內容,就說老師沒讓做,不做?!庇械募议L說:“老師啊,我孫子的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我們做老人的也幫不上孩子啊?!庇械募议L說:“老師啊,我家的孩子可能磨蹭了,作業總是寫到很晚,最后就沒有時間復習英語了。”有的家長說:“……我們很重視英語,也給孩子報了輔導班,可為什沒有么效果呢?”還有的家長這樣說:“老師你就管吧,我們孩子就交給你了。”由此可見,很大一部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學習動機不足,不能有效監控學習時間,家長對指導學生如何學習感到力不從心。
同樣,對于班上的同學,以座談會的形式也做過相關探究 ,主要問詢的問題是(1)是否喜歡學習英語(2)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3)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當然,直接顯示的結果是,一小部分同學不喜歡學習英語,一半同學沒有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更是占一少部分。其實從更深層次的發掘,一小部分的同學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多數同學具備自主學習的潛力,但缺乏有效的引導。
二、當前小學教師講授形式分析
事實上,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狀在我國非常明顯,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等等,如此現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同樣,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地域差別帶來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思維與現代教學方法的一種巨大區別。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重知識,輕能力
教師雖然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卻不能較好地運用教師策略對學生進行指導,理論和實踐存在脫節現象。英語是一門應用類學科,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迫于考試、課程進度以及家長等方面的壓力,課堂上重視知識、語法方面的傳授,輕視能力發展的情況仍然存在。
(2)重講授,輕指導
與其他學科不同,英語課堂教學是以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估計不足,在教學時往往更加重視教授的策略而忽視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指導。在教學時教師雖能夠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課堂上仍是引得少、牽得多。教師壟斷課堂,講授過多,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交流和思考。
(3)重形式,輕內涵
與其他學科相比,外語課堂氣氛活躍,容量較大。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游戲。但就學生發展而言,過于重視外在形式忽略了其內涵部分。看起來熱熱鬧鬧,事實上,整齊劃一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進度并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個性發展。為體現由淺入深的設計理念,教師拓展了很多內容,看起來課堂容量增多,學生應該會在課堂上收獲很多知識,殊不知拓展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水平,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于是,部分同學失去了學習下去的興趣,開始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4)評價方式單一
評價應著眼于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應能引導、刺激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發展。課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師評價為主,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評價淪為一種管理手段,沒有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教師沒有注意培養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的能力,這是不利于學生自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教師對于評價的理解過于狹隘,認為學生英語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不可能有效自評和互評。其實不然,正因為學生英語水平、學習過程的相似性,導致學生能夠更客觀地分析其他同學的學習行為,并提出建議。再者,素質教育的評價觀也提出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正如教育評價理論家強調的:“要使評價成為學生自己的事?!碑攲W生對照目標,自己給自己或他人評價時,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科學制定教學目標,首先要分析學生的起點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孩子入學之前就開始了英語學習;有的家長的育兒觀念則不太一樣,認為游戲才是孩子應享有的快樂童年,學生沒有學前英語基礎。入學以后,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予以充分考慮,在重視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要適當照顧“兩頭”,兼顧學得較快與學得較慢的學生。其次,要分析教材。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要順應編者思路設計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考慮目標的側重點。
2.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動機的激發是指在一定教學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為活動狀態,形成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新穎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利用電教手段、英語游戲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科優勢,在課前提出一些與將要學習的內容有關的問題,介紹相關的文化知識及背景,利用文化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布置給學生適度的任務,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其自我強化。
3.調整教學內容,活用教材
教師的教學離不開教材,在教學的實施中必須對教材進行細致地分析。領會編者的意圖,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教材的編排體系,抓住教材的主線,前后聯系,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由于學生情況、教師素質、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差異,要求教師要具備根據學生需要調節教學內容的能力,刪減不適合的部分或將其本地化處理;合并相似單元,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適度調序;根據需要拓展學習資源等等??傊?,教材不是圣書,它只是知識的呈現者,是給教師、學生提供的教學、學習資源。隨著網絡資源的日益豐富,教師的資源寶庫得到了擴充。一首英文小詩、一首英文歌曲、一個英文小故事,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拓展內容。教師要從培養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恰如其分地、富有個性地改進、重組、豐富教材的資源,最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卷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彌補生活中使用英語機會較少的缺陷。我們可采用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諸如啟發式的講授式、探究式、體驗式、討論式、研究性學習等。
以上就是筆者對于培養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點淺顯的意見,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于傳統教學,我們不能一概否定,因為以往的教學方案也是相較于更早之前的創新。任何的創新教學都需要循序漸進,以學生為中心,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斷探索,從而一邊完善,一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