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麗
摘要:數學課堂與生涯規劃的完美結合,使數學課堂恰恰能夠很好地成為生涯教育的有利平臺,而把生涯規劃更好地融入到每一節數學課中,教學效果也非常理想。
關鍵詞:數學課堂;生涯規劃;能力提升
數學對于每名學生來說都是一門極為重要,并且讓學生嘗盡五味雜陳的學科。目前,全國都在轟轟烈烈地開展生涯教育,可以說生涯教育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階段都在有序的進行,讓每名學生及時通過生涯目標的設立增加行動動力,努力實現目標。但是,由于學校課業負擔緊張,往往生涯課程的開展與實施會受到一些限制,因此教師不妨把生涯教育內容更好地融入到每一節課中。那么,數學課堂應該如何更好地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數學練習題,變式訓練環節
正如生涯規劃課程中提到的“使命”一詞,教師在課堂上也要讓學生定位每節課的“使命”。當學生明確自己的使命后,就可以啟動內在的核心動力,讓自己充滿激情和動力。學生為了解決一道道變式題,逐層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收獲一種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孜孜不倦、無怨無悔地去做,由易到難,逐一突破,每道變式題的成功解決都會讓學生深深堅信自己的未來是成功的,這也恰恰體現了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二、數學試題,學生講解環節
對于一道數學題的講解,其實是非常能夠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如何從條件或者結論入手,抓住問題的關鍵,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最后將問題闡述出來,這一系列的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人的智力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組織能力。學生通過精心備講,語言能力得到鍛煉,組織能力得到提升,自我信心建立得到支撐,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也得到了落實。
三、團隊研討,互批互改環節
數學課堂上教師經常會組織學生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團隊中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有個別學生也會組織其他同學順利展開討論,這樣組織者的組織能力會得到充分鍛煉。在互批互改的過程中,學生學會反思自我,看到別人的錯解來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完善自我,批改過程中還會懂得關注細節、整理信息等。
四、作業布置,落實新課改環節
如今的作業布置,教師不能僅僅用題海戰術來完成,結果把學生和教師弄得兩敗俱傷。要想讓學生用心做作業,教師就要認真布置作業。新課改要求落實“四基”“四能”,因此作業要分層次,因材施教。提升計算能力的可以做哪幾道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可以去查找數學文化,學習寫數學論文,如結合向量談談你的人生等;還可以布置一些數學實驗,如折紙研究數列,拍攝學校附近的線面垂直的實例,拋擲硬幣研究概率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更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同時在完成這些作業后,學生可以對自己進行重新的自我評價,塑造積極的心態,學會專注的做一件事,這些能力都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數學作業的簡單理解。因此,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環節,小環節有大作用。
五、結束語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教授知識,更應該與時俱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筆者認為,將數學課堂與生涯規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升生涯規劃中學生所必須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以培養、落實學生的各種能力便是我們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讓我們為此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張平.淺談高中生生涯規劃與數學教育結合[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8).
[3]孫念軍.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2016(55).
[4]宋萍.適性揚長筑夢:生涯規劃教育是真正的幸福教育[J].名師在線,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