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本文闡述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要遵循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與時俱進、實用適用等原則,提出重新審定大學英語不同層級學生教學目標,構建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將大學英語的聽、說、讀、寫等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學習和練習,同時建立與該課程體系相對應的綜合考核模式,通過分模塊進行專項學習、專項練習,打破大學英語課程以往的聽說讀寫雜糅的固態模式。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大學英語 模塊化課程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153-03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對人才能力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外語”復合型人才緊缺。應用型本科高校規模日益擴大,但其大學英語教學卻未能突出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和學,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都更新緩慢,總體效果不盡如人意。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類課程應如何應變,如何在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裹挾下生存?如何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應用于英語教學之中?這些都是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不竭動力。本文以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為參照,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為理論指導,構建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
一、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的建立需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一)因材施教的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需對接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學情為基礎,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手段多樣化,為學生開設多類型的模塊課程,課堂教學以正面引導和積極鼓勵為主,增強學生自信和學習動機,激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自我挑戰和自我創新。以合作學習為主,合理劃分合作小組完成具備挑戰度的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場景。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設計和實施需營造個性化學習環境,利用各類教學平臺整合多類型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場所和海量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孔子曾言“君子不器”,然則教師當“君子不器己”且“君子不器人”,教學過程中,師生不該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的工具,英語作為一門人文課程更應如此,其教學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維、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等。
(三)與時俱進原則
當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大學英語教學理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移動終端,鼓勵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隨學隨練,實現移動學習,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構建“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智慧課堂。目前常用的資源平臺如FIF口語訓練平臺、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平臺,教學管理平臺包括U校園、對分易、云班課、UMU等。此外,輔助英語教與學的APP和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更是不勝枚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海量教學資源擴充各教學模塊的教學容量,為學生配設與學生生活和工作關聯度較高的教學內容并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賦能外語教學。
(四)實用適用原則
大學英語教學需秉持學以致用原則,教學內容上轉變傳統的重語言知識傳授輕學習方法和輕知識應用的思維模式,一方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和策略的傳授才是“漁”,是學生實現終生學習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創新,加強與實際生活的關聯,進行有意義的教學,活學活練,擴寬知識適用范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二、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措施
(一)確定教學目標
大學英語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是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學生特質及就業實際需求等確定。參照《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7)及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2018),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校內不同層次學生英語基礎、學習需求和對口就業單位對人才外語能力的要求,兼顧外語教學本身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重新界定大學英語課程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以實踐為核心、以語言知識為基礎的理實一體化課程。大學英語教學以“學得會、用得上、善習得”為主要指導思想,教學內容以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主,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和基礎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技能和職業素養。
本文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高中升本(普本非藝術類和普本藝術類)、專升本、??茖W生為例,學情調查顯示,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約60%的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機單一且主要以應試為主。這表明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應當注意以下內容:一是教學內容不宜太難,要與學生英語基礎相適切,難度太高的教學內容容易使學生望而止步;二是雖然學生英語基礎較差,但是學生并不排斥英語課程,對英語學習依然抱有良好希冀,教師積極引導十分必要且重要,應注重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三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功利性較強,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易使學生只關注知識本身,機械學習,當下終身學習已蔚然成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端正學習態度尤為迫切。
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學情分析,量制多層次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教學目標總體體現了應用特色,強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注重培養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是模塊化課程體系設置的依據和基礎。
(二)搭建模塊化課程體系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強調以能力結構倒推課程目標,以課程目標倒推課程體系,在能力與課程之間達成映射關系。據此,大學英語課程以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導向,以“突出聽說,加強讀寫”為核心,以“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與時俱進、實用適用”為原則,搭建模塊化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如表2所示)。該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大英課程的聽說、讀寫類課程簡單雜糅堆砌模式,是以學情分析、個人所需和就業所需為基礎,將大學英語課程分解為若干專項模塊化課程,進行專項訓練,但口語課程貫穿各個層級教學的始終,模塊化課程相關說明詳見表3。
(三)考核方式
模塊化課程體系需配置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檢測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實施教學反饋的關鍵環節。本次教學改革調整了傳統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如表4所示)。該考核方式有兩大特色:一是加大過程性考核比重,將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比例加大至50%,平時成績構成多元化,主要由學生出勤、在線學習(教學平臺學習時長及成績)、學生口語課堂展示及其他作業完成情況、課外活動等組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豐富課外生活。二是加大口語成績比重,學生口語課堂展示將計入平時成績,期末口語考核占考核成績的30%??谡Z課堂展示是針對各個教學主題,在老師講解和示范后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做展示,課堂展示形式多樣,如個人演講、兩人對話、角色扮演、英文歌曲、英文配音、微電影、英語戲劇等;期末考核則是由課程組教師統一商定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和評分標準等??谡Z測試在總評成績中占的比例較高,一方面給學生壓力,迫使學生必須加強口語訓練,完成教學任務,但教師需注意口語教學主題和教學方式的選取,選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采取項目式教學法,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引導和鼓勵為主,創設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利用新媒體促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和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本次教學改革致力于改善當前“滿堂灌”的沉悶教學氛圍和注重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初衷。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是對原有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突出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交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但當前已有的外語類教材少有針對大學英語課程進行分類分模塊編寫,這對大外教師的教材整合能力、課堂組織能力、知識傳授的系統性和邏輯性提出了較高要求,高校大外教師必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持續加強專業素養、教學技能和師德師風建設。此外,外語教師還必須積極應對信息技術變革,加強信息化素養,以整合籌措線上相關教學資源,研析聯通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探索學用結合的課外實踐項目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和拓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通知[EB/OL].(2018-04-17)[2020-05-20].http://www.neea.edu.cn/html1/report/1804/8964-1.htm.
[2]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2017版)[EB/OL].(2018-06-09)[2020-05-20].https://wenku.baidu.com/view/a514b9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d.html.
[3]汪瀟瀟,劉威童.基于OBE理念的MOOC課程設計與案例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7(6).
[4]張嚴秋,劉斌.項目教學法在聽障生大學英語課程的應用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9(12).
[5]梁天柱.大學外語教學策略與實踐方式研究——評《現代外語教學與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9(6).
[6]朱文宣.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應然性轉向——基于近十年國內外英語教學研究的比較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9(6).
【作者簡介】王 琴(1987— ),女,漢族,四川遂寧人,碩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基礎教學部外語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