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煒
【摘要】所謂的數學素養,實際上是指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綜合品質以及個人素養等。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習得逐步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對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結構性以及如何在課堂上實施具體的培養措施,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策略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1.新課改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相應的數學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自身素養水平。高中數學教學能夠使學生對數學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快樂的學習科學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的潛能,發展的他們的個性,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高中的學習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最強的,所以教師如果在平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味地傳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學生所學的知識也只能限制于書本,他們的思維能力自然也不能得到有效開發。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些課外知識,從而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包括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主發展。這里面的每一項內容都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和進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性地學習知識。
3.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集合,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能夠提高教師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增強自身的學習效率。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和興素養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問題進行探究性的研究,對其進行刨根問底,從而從根本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在以后遇到新問題時能夠進行舉一反三,有效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隨著新課程制度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學校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只是強調考試成績應付考試,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強調提高學生的專業成績,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而學習高中數學則能改變現狀,不同于別的學科,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就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學生一旦掌握了良好的數學素養,不僅能夠方便他們學習數學知識,還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所幫助,使他們能夠在高中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
2.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相比于初中數學學習,高中數學不僅加深了學習的難度,還增加了教學內容,而且高中教師在學生的眼里也是嚴肅的,學生總是認為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敢和其平等的溝通交流,學生在這種學習壓力下,自然不會提高學習的興趣,也難以培養起良好的創新精神。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其教學地位,學會放權,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
3.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都是由老師講課,學生聽講,老師帶著學生做題,這種灌輸式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進度,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初中數學的知識難點不多,但是其構成的題目內容卻很多,教師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同時鼓勵學生創新問題的解決方法,使他們在做題時能夠舉一反三。
4.采用PBL教學方式。PBL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活動的開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即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不斷的設置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想學生提出一些有創新意義的問題,使學生明白創新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5.增強學生的合作性學習。在高中數學的教學課本上的每一個單元背后都會有一個屬于探究性學習的板塊,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教師往往在這一板塊投入的教學時間都比較少,他們認為探究性學習是沒有必要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他們會向老師提問解決問題,但是老師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依靠學生自己探究和其余同學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培養其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名優秀的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其科學發展觀的建設而不斷設計各種有趣、有意義的課堂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衍生出學生更深層次的數學探究思想,塑造學生良好的科學意識和探究精神,更符合核心素養教育的根本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安榮.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探討[A].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