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倩
摘 要: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證券行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如何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成為改革的重點。通過以鄭州商學院為依托分析金貿學院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其教材使用、課程設置、授課方式以及教師能力等方面均和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基本目標的要求存在差異,因此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期為培養出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提供幫助。
關鍵詞: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8-0090-02
引言
民辦獨立院校作為高校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為國家擴大招生規模、提高辦學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面對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我們也做了許多探索,提高大學生專業能力,與就業單位實際要求接軌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證券投資相關專業是鄭州商學院的一個重要建設方向,自開始招收本科以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成為專業發展的重點。在這種背景下,如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實踐教學的建設和改革,挖掘證券投資專業教學的發展潛能,以培養符合證券行業從業人員要求的應用型人才,使專業教育和市場需求更好地結合,提高投資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專業實踐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
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證券行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各高校相關專業的招生數量逐年遞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該行業人才緊缺的現象,但同時也存在部分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對口工作、部分企業或者部分崗位招不到專業人才這樣的錯位現象。也有應屆畢業生順利進入相關工作崗位后發現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崗位所需知識不對口,需要用人單位重新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的現象,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了學校培養與企業用人之間的壁壘。長此以往,教學與應用脫節的現象必將影響大學生就業和專業選擇情況,也不利于學校和證券行業的發展。
造成此現象的核心原因是,證券行業不僅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有要求,也注重從業人員的學習和實踐能力。此外,良好的溝通和業務實踐能力也是企業招聘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而目前我國高校對證券投資人才的培養主要以理論授課為主,上課形式單一,老師單方面輸出理論知識,學生只是單純地接收知識。在這種培養模式下學生明顯自主學習動力不足,對未來工作缺乏認識。因此,加強高校對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特別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積極進行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的改革就非常有必要。
二、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教材不符合實際市場發展要求
證券市場變化迅速,而證券投資的理論書籍大都存在滯后性,跟不上市場最新變化,更不用說有關實踐分析操作方面的書籍,學生只能從中學到證券的概念、理論、基本面分析和經典技術分析內容,雖然這確實能對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入門教學作用,但如果想進一步深入實際了解金融市場,其指導作用不大,而且與實際操作中的情況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很容易使證券投資的實踐教學過程變成尋找與這些理論相對應的市場數據的過程,從而影響了對學生基于現實正在發生的市場行情進行分析的有關能力的培養。
(二)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彼此溝通聯系不足
目前鄭州商學院對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設課程中基礎理論課程占比太大,擠壓了學生學習專業實踐知識的精力,學生對課程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其中精髓,且各個學科間的融合聯系性也較差,學生并不能夠將這些學科內容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專業課程的設置又太過集中于證券投資行業,這就將學生的目光過多地集中于一個領域,不利于學生結合自身優勢尋找最適合發展的領域。最后,課程中許多內容存在交叉,包括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如果授課老師沒有預先進行溝通,就容易造成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反復學,沒學過的知識依然沒學過的現象,且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差,也需要老師提前了解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才能很好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
(三)理論教學所占篇幅較大,學生實踐操作知識不足
證券投資專業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而在我們的授課體系中理論知識占比較大,實踐課程中理論知識的講授占比達50%以上,留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不足。此外,在實踐課程的理論知識中,對如何實際操作和真實市場行情分析的內容講授過少,這就造成了學生對真實市場操作了解不深,更不用說針對真實市場行情進行有效分析,確定自己的操作策略。學生剛上課時往往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用說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向前推進自己的學習進程。
(四)授課方式陳舊,學生主觀能動性差
現有的證券投資試驗課程授課模式主要還是以講授和演示為主、上機模擬操作為輔。但每次的上課時間有限,往往是理論知識講完,學生剛剛開始自行操作,時間就所剩無幾了,學生體會不到自己進行實踐操作的樂趣,上課積極性不高。實驗報告也往往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存在一定的抄襲拼湊情況。另外,實驗課程的上課時間為了匹配實驗機房的排課時間或學生上課時間,并不是所有的課時都能排在證券交易的時間內,這也為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五)教師實踐經驗少,缺乏對學生的實踐指導
現在的高校教師許多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從校園到校園”的形式使他們對理論知識了解透徹,但實踐經驗嚴重不足。一是大部分老師自己并沒有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即使有也并不足以作為權威對學生進行學習進引導。二是學校對老師進行外出進修培訓的保障措施不夠,老師缺乏對外對接企業的渠道,也缺少到企業進行實踐的時間和精力。
三、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一)優化實踐教學內容
脫離完全參照課本的教學方式,將課程劃分為實驗項目單元進行講解,依據每一個項目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分析,穿插理論知識,拓展理論知識,進行知識串聯,讓學生在進行單元操作的同時學會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記憶部分知識。
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增加證券市場實際操作知識和技巧、對真實市場行情的綜合分析、學生進行模擬操作的時間,減少老師講解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操作分析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程度,開拓學生視野,及時了解行業最新專業知識應用。
(二)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授課教師提前在慕課平臺錄制好視頻,讓學生課前先通過視頻學習,找到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時由老師進行解答,提高師生互動性,減少教師上課滿堂灌的現象。要求學生利用慕課平臺進行拓展知識學習,給學生提供傾聽大師講課的機會。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對這些視頻內容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此外,改變分離式教學,老師和學生一起操作或學生操作老師講解,進而開展學生操作學生講解的環節。廣泛開展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向大家展示研究成果,激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三)廣泛開展校企合作
在進行課堂設置的時候引入企業角色,將學歷教育與企業需求人才培訓相結合,教學時有針對性地加入企業對相關知識的要求,相關實際操作的規定。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參觀實習;邀請企業來學校開展講座,講述真實的證券市場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行業中最新的發展動態;分析熱點問題;講解招錄員工條件以及員工崗前培訓內容,讓學生對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相關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四)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鼓勵老師外出參加相關培訓,為老師深入到證券公司進行調研、學習提供幫助,以提高老師的實際證券交易操盤經驗,豐富其知識體系,提高教學水平和知識輸出效果。
四、結論
通過對鄭州商學院證券投資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的研究認為,要想立足本校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緊跟市場人才需求形勢,需要校內校外相結合,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轉變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增加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校企合作、教師實踐和證券市場緊密結合,打破學校和人才市場之間的壁壘,提倡“干中學”的精神,增加學生和老師在市場中的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 賈榮言.基于證券投資模擬交易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河北企業,2018,(5):111-112.
[2]? 吳成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4):61-62.
[3]? 李曦.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時代金融,2018,(30):329,331.
[4]? 劉之茵.證券投資實訓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5):68-70.
[5]? 李梅.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網上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5):13-17.
[6]? 冷松.高職“證券投資”課程實踐性環節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5,(2):54-57.
[7]? 曹錦文.證券投資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