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深化創新物資供應管理,持續完善集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全面開展電子化采購,加強采購業務運行監管;全面推進招標采購,提升招標綜合效能;強化質量管控,建立物資質量督查管理新模式等措施,切實推進企業物資采購供應管理對標提升工作。
【關鍵詞】物資采購供應? 對標提升? 思考
持續促進企業采購供應管理對標提升,著力抓好依法公開招標采購,深化電子化采購應用,推進物資質量督查,促進物資供應管理工作優化改進,對于營造物資采購供應管理健康有序、穩健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石油工程企業要落實采購供應管理對標提升工作要求,以先進企業為標桿,按照嚴細實的標準,找準對標原點,落實改進措施,不斷強化物資供應管理工作重點,通過責任分解、督導檢查和考核獎懲,建立完善采購供應管理對標提升長效機制。
一、深化創新物資供應管理,持續完善集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
持續鞏固物資集中管理體制建設。在企業層面成立以物資分管領導為組長,物資、企管、生產、質量、裝備、技術等單位和部門為成員的物資供應管理管理委員會,作為企業物資管理的最高決策層,物資管理統一歸口物資供應部門,實行集中統一的物資供應管理體制;在基層單位層面均設物資供應機構,負責本單位計劃、消耗等物資工作。企業要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和年度評價,不斷推動基層單位層面物資歸口管理。
不斷推進物資供應管理優化提升。在物資供應管理層面,要開展職責梳理和流程優化,重新界定跨部門交叉職責權限,列出履職清單;重新梳理業務管控流程,精簡低效環節,壓減審批層級;匹配業務流程圖、說明書和實效考核標準,建立職責明確、界面清晰、可量化考核的標準化業務管控體系和運行機制。
開展物資供應管理制度梳理。認真學習研究企業物資管理新思路和供應鏈管理的先進理念,對企業現有物資供應管理制度進行查遺補缺和整合集成,對照企業近年來新修制訂下發制度,結合管理實際進行全方位承接細化,以企業文件形式印發執行,確保制度體系與業務管控的配套性,保持與企業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形成物資管理、采購運行、業務操作、考核評價標準化的物資工作制度流程體系。
推行信息系統標準化管控。將“互聯網+”的理念和現代物流管理思路融入企業電子化采購業務設計和運行,將ERP、EC、CMIS、EPEC、供應商管理系統等工作界面進行友好連接,配套開發采購供應管理輔助系統、遠程業務操作系統、財務統一管理平臺等系統,分設計劃、采購、招標業務、價格管理、過程控制、質檢、倉儲及配送等不相容崗位系統權限,實現操作功能模塊化、程序控制標準化、業務管理體系化,提升業務整體運行的標準化水平。
二、全面開展電子化采購,加強采購業務運行監管
確立以采購策略為主導的網上業務管控模式。要持續開發完善采購供應管理輔助信息系統,將采購策略編制及應用固化到系統中,對采購計劃、采購方式選擇、價格確定原則、供應商選擇標準等關鍵業務環節,由系統自動匹配生成采購預案,后續業務完全按照采購策略設定的路徑執行,努力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
大力推進易派客平臺應用。要依托法人信用認證、產品質量認證結果,制定易派客業務操作規范,明確平臺供應商選擇及價格確定原則,自采物資全部上線運行,電子支付和商業保理等新興業務順利開展,通過電子化采購進一步拓寬采購視野,使物資采購更加專業。
強化價格控制。一是要依托大數據平臺,與國內主要商務網站合作,及時獲取主要產品的價格走勢以及主要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為采購決策和價格確定提供了科學參考。二是要與國內有關企業共享價格信息,將計劃價、歷史簽約價、企業控制價、BW系統價、市場詢價等價格信息整合到物資管理系統,實時開展網上價格比對,確保采購價格科學合理。
三、全面推進招標采購,提升招標綜合效能
規范招標方案編制。一是招標前要開展市場研究和價格走勢分析,收集比對市場詢價和歷史簽約價、BW采購價,合理設定招標最高限價。二是規范招標委托單編制,要嚴格執行評標辦法選用原則,將物資料性進行分類,梳理評標方法選用的科學合理性,編制評標方法對應的物資目錄。三是要嚴格招標方案審核,確保所有技術要求和商務條款明確、清晰、操作性強,避免出現指定性條款和歧視性條款,做到公平、公正。
強化招標過程風險監控。一是要開展招標風險的預判。梳理從接收計劃至開標前的準備階段的風險防控制點,招標業務員審核招標委托單時,下達《招標風險提示單》,警示風險,強化風險控制。二是開展招標過程評估。要重點評估標段劃分和評標方法選用是否合理、評標辦法制定是否嚴謹、供應商競爭是否充分,招標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三是采購合同簽訂前要進行符合性評估。檢查技術規格書、技術要求是否納入合同條款或技術協議中,與招標內容是否一致。
四、強化質量管控,建立物資質量督查管理新模式
建立物資質量督查工作體系。一是強化物資質量督查,對企業生產建設所需物資采購供應進行全程質量監督巡查和現場使用質量跟蹤督查追責。二是分類明確督查方法,要對企業投資項目所需物資進行采購供應全過程質量跟蹤督查,對直達料開展現場使用情況的定點督查和抽樣檢驗,對首次使用的供應商產品及低價中標的物資品種,開展質量專項督查。
嚴格物資質量問題落實處理。一是要嚴格物資質量問題調查、評審和追責工作程序,屬一般質量問題的,下達《暫停采購通知單》并追究供應商的違約責任,屬質量事故或影響生產的,移交技術監督部門調查處理。二是強化質量問題責任追究,要對現場督查發現和生產單位反映的物資質量問題,進行業務倒查和責任追溯,厘清責任歸屬,每月編發物資質量督查通報,做到質量問題發現、處理、追責全過程公開透明。同時,要依據企業供應商失信行為管理實施細則和合同約定條款,嚴肅追究供應商違約責任,并予以追加差評,做到處理一宗警示一批,促進供應商重視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意識。
企業要通過持續開展采購供應管理對標提升工作,不斷推進物資采購業務轉型升級,在采購供應管理體制、采購運行機制、集中采購、招標規范、供應商管理、質量管理、信息化與大數據管理等方面與有關評價標準全面對標,確保物資供應管理的規范性、采購業務操作的合規性。同時,要結合石油工程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全方位對外物資管理外輸交流,讓物資管理助力企業市場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作者簡介:劉燕(1982-),山東省德州市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現主要從事物資管理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