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玲珠
摘? 要:研究目的:近幾年來,體育與其他領域的融合越來越普遍。“體育+旅游”成為拉動國民消費的新增長極,在此背景下,三明市建寧縣抓住機遇,進行了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也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將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研究意義:本研究旨在為建寧縣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提出建議,促進建寧縣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方法: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法,實地調查法等方法,對建寧縣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結合其他地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路徑,分析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要素,針對建寧縣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合理中肯的建議。研究結果:建寧縣的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山水風光。在開發體育旅游資源的同時,要將其與體育運動結合起來。
關鍵詞:體育旅游? 旅游資源? 開發路徑
中圖分類號:G812.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180-02
1? 開發體育旅游資源的優勢
1.1 旅游景點豐富
建寧縣位于福建與江西交界處,多山多水,空氣清新,屬于中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森林景觀變化大。森林覆蓋面積大,具有良好的生態旅游開發前景。且該縣擁有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和田園風光游三大品牌,2個國家級4A旅游景區和5大景區,旅游景點豐富。在景區內舉辦體育賽事,靜謐的田園風光與激情火熱的體育賽事相結合,非常相得益彰。且該縣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方面,已經有了先例,根據地區特色舉辦過千畝荷塘邊的“千人瑜伽秀”、萬畝桃梨花海中的“全民健身穿越跑”“花海騎行”等許多體育賽事,這些先例也能為未來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提供經驗,給更多的旅游資源開發奠定基礎。
1.2 省內交通便利
該縣處于三明市交通的樞紐站,不僅有汽車站,還有火車站,可以直達到省內的大小城市,這是附近縣城所不具備的交通資源。這樣的交通條件有助于旅游的客流量增加,也可以減少體育愛好者來此地進行賽事活動的不便,增加吸引力。因此,該縣的交通對于省內游客及體育愛好者是便利的。
1.3 群眾體育近幾年有所興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縣的群眾體育有所興起,廣場舞是當地群眾參與最多的體育活動,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廣場舞。該縣近2年也開始有健身房的經營,人們的健身意識增強。瑜伽、山地車運動在當地受到推崇,尤其是山地車運動,當地還形成了山地車社團,定期會舉辦活動。
2? 開發體育旅游資源的劣勢
2.1 配套設施不夠完備
建寧縣省內交通雖然便利,但省外交通不便。到省外的車次少,且只發往附近的少數省外城市。這樣的交通環境對省外的游客以及體育愛好者來該縣,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因為本身是個小縣城,酒店賓館少,農家院也少,缺乏自身特色,難以滿足旅客追求高品質的需求。縣城內出租車較少,游客難以在縣區內打車,游客出行不便。
2.2 體育旅游人才不足
該縣體育旅游發展時間較短,經營實踐經驗較少。既懂體育學又懂旅游學,同時又能把握體育旅游內涵的人才少。且當地地區較為偏遠,薪資不高,難以吸引外地學體育或旅游的大學生來該縣工作。
2.3 體育發展沒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由于該縣的經濟不是很好,以前主要是以農業為主。群眾在結束一天的勞作以后,沒有精力再進行體育活動。且他們在這方面的意識淡薄,對體育的概念模糊,也甚少參加體育活動。在群眾基礎上,近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是以廣場舞為主,別的體育活動開展較少。
3? 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途徑
3.1 增加體育旅游的基礎設施
進一步增加通往省外的鐵路交通線路,暢通省外與縣城的交通;縣城內,在體育賽事期間,主辦方可以招募出租車司機,為來縣城參賽的體育愛好者服務;鼓勵酒店提高服務質量,提高顧客滿意度。體育設施是體育活動開展的關鍵因素,該縣應增加羽毛球場、健身跑道的修建,尤其是公園里的體育設施,讓居民在茶余飯后有條件參與體育活動。
3.2 引進體育旅游人才
體育旅游人才對于該縣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因為當地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加上工資較少,很多這類專業的人才并不會去該地就業。此時,政府可以通過一些政策支持來吸引人才,如給予住房福利、增加薪酬等。
3.3 夯實體育基礎
該縣可以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尤其是瑜伽、廣場舞、籃球、乒乓球這類普及度高的體育項目。通過體育社團,開展一些體育賽事活動,尤其是多開設體育類體驗活動,對體育的益處進行宣傳,提高人們體育鍛煉的意識,理解體育活動和勞動的區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舉辦縣級體育大賽,設獎金,吸引人們參賽。
3.4 將體育賽事和當地風光相結合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優勢,是該縣的一個亮點。舉辦體育賽事時,可多將兩者結合起來,讓體育愛好者在參賽的過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也可以利用獨特的環境優勢,建設體育小鎮,如荷花塘邊的瑜伽小鎮、山林里的登山小鎮等。
4? 研究結論
(1)該縣良好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優勢能夠帶來四季不同的體育旅游特色。該縣已經將體育與生態旅游、田園風光游相結合,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體育賽事品牌,還可以與紅色旅游進行融合,開展“紅色騎行”活動。
(2)該縣的省內交通便利,可以通過加大對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吸引省內的客源。在一定的政策傾斜條件下,也要抓住機遇,增加鐵路、公路的線路建設來更好地連通省外。
(3)體育產業發展的不完善導致了體育管理體制不健全、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可通過人才引進政策,給予住房補貼和資金,來吸引體育旅游方面的人才,從而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完善體育管理體制。
(4)該縣的群眾體育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應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給予居民更多的健身指導。同時可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豐富體育鍛煉活動形式。
(5)該縣配套的體育旅游基礎設施不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體育場地器械的建設,并通過減免稅收政策來鼓勵星級賓館、農家院的修建。
參考文獻
[1] 趙高偉.農村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7(6):103-105.
[2] 張強,鄧忠偉,陳浩.“生態文明”戰略機遇期體育健身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創新研究——以我國世界遺產地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12):28-36.
[3] 姜付高,曹莉,孫晉海,等.我國濱海地區體育旅游資源稟賦、豐度與績效評價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4):277-282.
[4] 浦義俊,邰崇禧.蘇南水鄉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7):118-121.
[5] 夏宇,劉陽,趙德品.陜西體育文化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4):122-126,142.
[6] 張松奎,王滿意.淮海經濟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布局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111-114.
[7] 吳燕,代剛.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研究——基于動態、靜態和活態的不同層面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27):127-128.
[8] 肖秀顯,陳華勝.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要素分析——基于大眾視角[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34(4):74-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