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菊清
摘??要: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文章主要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在促進學困生轉化中的優勢進行探究,主要介紹了集體學習中感受知識氛圍,合作學習中吸收學習方法,互相交流中開拓數學思維等幾種不同的教學優勢。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重點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由于年齡限制,學習思維不發達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在面對抽象的數學學科時經常感到手足無措,在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的情況下,經常容易出現學習困難狀況,成為教師口中的學困生。小組合作能夠為學生創建集體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場所,有助于學生解決學習困難。這種模式在小學階段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具有很高的效率。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小組合作轉化學困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集體學習中感受知識氛圍
前文已經說過,小組合作是創建了學生集體學習的環境。具體來講,小組合作是將同水平的學生或者是具有差異化學習水平的學生集合在一起,形成集體學習的狀態。以往情況下,學困生傾向于和自己情況相同的學生在一起,但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困生能夠和普通學生和優等生在一起學習。教師在創建小組過程中,也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三個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放在一起形成差異化學習小組。這樣就有利于學困生在普通學生和優等生的影響下共同學習知識。學習的氛圍改變以往學困生在和其他學困生一起的情況下不愛學習的狀況。
學生小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總是不愛聽講,認為數學知識沒有什么好學習的,只是一堆數字、公式定理的東西,學習上的不重視導致小王最終成為了數學學習中的學困生。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轉化學困生過程中發現了小王在其他學生的影響下逐漸轉變的過程。小王在小組合作中近距離感受到了其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感受到了數學學習成績優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對自己以往的錯誤認識感到后悔,逐漸表現出向小組內其他學生學習的狀態,小王的數學學習態度及學習效果有了一定好轉。
二、合作學習中吸收學習方法
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是因為學習之初對學習沒有掌握正確方法導致的,還有的學生是學習興趣缺乏導致的。小組合作的模式在課堂上應用之后,學困生能夠和普通學生優等生共同研究同一個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學困生就可以觀察普通生和優等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模式,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學困生向普通生及優等生學習數學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中學困生向他人學習數學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改正自身不正確或者效率低下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部分學困生情況較為特殊,學生本身對數學學習非常重視,但是體現在學習成績上總是不太理想。這部分學困生出現的原因是學生自身沒有正確且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持續走低,最終落后于正常學習進度。學困生在與其他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發現成績優異的學生特別重視對知識的預習與復習過程,學習側重點非常明確。而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對知識囫圇吞棗,表面上看是完成了學習任務,但其實卻并沒有真正吸收所學知識。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對自身學習方法的改正,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積極轉變。
三、互相交流中開拓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學習思維的要求很高。學困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較為低下,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習思維得不到鍛煉。自然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也就不太順暢,不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利用數學思維去解決相對應的問題,學困生的問題得不到緩解。小組合作將學困生和普通生優等生放在一起,這樣能夠形成三種學生共同交流的過程。學困生不僅可以學習兩種學生的學習方法,還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觀察他們思考問題的過程,形成對數學思維的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這種類型的學困生——凡事都要刨根問底,已經形成普遍認識的公式定理,還要接著問“為什么”。對知識的錯誤深入探究,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的方向出現偏差,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十分低,成為學困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其他學生對這類學困生的數學思維產生影響,使之認識到數學定理的一般正確性,糾正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錯誤思考方式。這類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在其他學生的帶動下實現數學學習思維的積極轉變。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實現對學困生轉化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使學困生在集體學習中感受知識氛圍,在合作學習中吸收學習方法,在互相交流中開拓數學思維,實現數學學習全方位的積極變化,順利完成學困生轉化工作。
參考文獻:
[1]熊小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9(17):55.
[2]賈光才,李珍潔.維吾爾族小學學困生參與數學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5):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