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化,如何有效進行歷史教學,是我們每個歷史老師都孜孜不倦探索的問題。新形勢下的歷史教學課堂也逐漸使用新形式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認同。傳統的靜態的師生互動已經不再適應當前教學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真正的動態互動,從而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師生互動;初中歷史;歷史教學;課堂教學
歷史是神秘的,也是有趣的,更是充滿智慧的。學生們學習歷史不僅能夠增長知識,更能夠從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總結經驗,學習前人的智慧,同時吸取歷史發展過程中失敗事件的教訓,最終成為合格的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歷史是初中教學科目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所以,教師要積極地探索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形式在歷史課堂教育中的應用得到了改善,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策略,將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最終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
一、關于初中歷史教學實施師生互動教學的相關條件分析
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本質上就是教師選擇新穎的、多樣的教學形式,透過師生雙向互動實現知識點的傳遞與講解,同時透過互動培養與深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初中歷史教學作為學生教育的轉折點,課堂教學時需要教師構建自由、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而這也是歷史教師實現師生雙向互動的必備條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打造優質的教學環境,可以為師生互動教學策略的實施夯實基礎,同時基于優質環境下,也利于深挖學生求知欲望,激發學生想象力,愉悅學生的心靈,從而引領其自主參與歷史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此外,歷史課堂教學中也需要教師誘導學生,積極地與學生互動、交流,深入分析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結合學生歷史知識把握情況合理的優化歷史教學方案與教學進度,切實深化初中歷史教學成效,推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策略探析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優化教學互動氛圍
民主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教學互動的必要前提。民主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和學生明確界定各自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也就是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和推動者,在平等的基礎上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與教師一起促進高效的課堂生成。通過民主師生關系,教師需要優化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適當的自由,鼓勵他們大膽提問,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同時,在初中歷史課堂互動中,教師應處理好知識教學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提高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主動引導下,以及和教師的交流互動中,積極主動地掌握歷史課本中的知識主線,形成對問題的正確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主動且富有個性的學習。
(二)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歷史課堂中要注意課程導入,通過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進行導入,有效吸引學生興趣,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講授《三國鼎立》課程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幾個相關的歷史故事,草船借箭、桃園結義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很容易理解,而且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教師的相關解讀使學生具體清楚故事內容與細節,從而引入三國鼎立的概念,讓學生了解三國鼎立時期的時代背景,從而對人物、時間以及事件進行扎實的記憶。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無論是課前導入或者課程教授過程中,要與學生互動,通過問題層層深化課程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實現初中歷史課堂的互動教學,有效提升課堂質量。
(三)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教學模式
現在的初中生,思想活躍,但是對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又缺乏耐心。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很難沉靜下來,投入到學習中去。鑒于初中學生這一特點,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比較新穎、前衛的教學方式來上課。例如,學生懶于背誦歷史朝代和重大事件,教師可以用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以將這些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來了解、整理一些歷史知識,或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播放一些與歷史知識相應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總之,教師應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多采取他們喜歡的教學形式,將學生帶入歷史學習當中去。
(四)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求知感
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要選擇那些具有實用性、趣味性的教材。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扮演書上的內容知識,讓學生親身體驗歷史現場的場景,把自己融入到歷史事件上,使他們在體驗中認識歷史,了解歷史,掌握歷史,這樣可以增強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求知感。
(五)改進初中歷史評價方法
目前,初中歷史評價機制相對單一,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影響不大。這時,教師可以考慮使用相互評估的方法來優化評估機制。過去的評估主要由教師進行。多元互評機制包含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再讓小組之間相互評價,適當的競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斗志;同時老師還可以引入組內成員互評,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打分,可以對學生進行很好的監督和鞭策作用。也可以考慮自我評估。學生可以在每次自我評估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反復評估克服自己的缺點,每次進步一點點,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進步和改變會是很明顯的;老師可以在最后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多給學生以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愛上歷史學習,最終實現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完善,教育部更加關注教師在課堂中所運用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明確學生與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的學習中心,進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活躍學生的學習氛圍,保持友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云愛.淺談初中歷史師生互動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12):61.
[2]桑艷云.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生主題活動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