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寧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寫作知識、進行自我創作、表達自身思想的啟蒙階段。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本文從“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觀察生活,豐富寫作內容”“積累素材,拓展寫作空間”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旨在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關鍵詞:寫作教學;創設情境;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發展高度。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接受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后,應該能夠初步運用語言知識,將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接收到的信息等完整正確地表達出來。由此可見,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十分必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寫作教育決定著學生日后的寫作水平,決定著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結合多年寫作教學實踐,我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積極性。這不僅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它指出學生的寫作應該以熱愛為先導,讓學生享受寫作,感受寫作的樂趣。創設與寫作內容相關的情境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布置完寫作任務后,可以組織一些小表演、小游戲,播放一段小視頻等,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深入理解人物的形象與性格特點,從而使學生的習作更具感染力與說服力,提高他們的作文質量。
比如,我在引導以“英雄”為主題進行寫作時,就事先搜集了一些近現代英雄的視頻和相關資料,像趙一曼不懼生死,堅決保護抗聯情報的革命精神,狼牙山五壯士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縱身跳入懸崖的壯烈舉動,雷鋒先生幫助他人、默默奉獻的無私事跡等。在放映的過程中,我還配上了相應的背景音樂,進一步渲染氣氛,烘托英雄們的高大形象,幫助學生加深對英雄的認識和理解,在寫作時表達出真情實感。通過創設相關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致,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使寫作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改變了寫作課堂沉悶呆板的刻板印象。
二、觀察生活,豐富寫作內容
生活中擁有大量的寫作素材,是學生進行創作的源泉,無論是社會變革,還是柴米油鹽,都可以成為寫作的出發點和切入點。學生在寫作時腦袋空空,缺乏思路,與他們不善觀察世界,不懂感受生活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學生不熱愛生活,就會忽視世界的急劇變化,忽視生活的起伏漲落,從而覺得無話可說,無情可表。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世界,感受生活,將自己的日常所見用具體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從而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
比如,在某次語文閱讀課上,雨過天晴,天邊出現了絢麗繽紛、五光十色的彩虹,學生們的注意力紛紛被這美妙的景色吸引過去,通通望向窗外,無心聽課。既然大家的目光都被這彩虹牢牢抓住,何不順勢而為,讓學生趁此機會觀察外界,在愉悅身心的同時感受生活呢?于是我立即引導學生以“雨過天晴……”為開頭寫一段話,同時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彩虹的形狀和色彩,領略生活中的優美風景。果然,同學們興致盎然地提筆創作,寫出了優秀的關于彩虹景色的段落,體會到了寫作成功的喜悅。總之,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學生在寫作時擁有源源不斷的思路,真正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三、積累素材,拓展寫作空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天長地久的積累達成的。積累在語文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寫出優秀文章所不可或缺的途徑。只有掌握了足夠的基礎知識,積累了充分的好詞好句,閱讀了大量的文學經典,學生才能在寫作時胸有成竹,信心滿滿,進而交出令人滿意的寫作答卷。因此,我們要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開展豐富的課內外實踐活動,以此發散他們的寫作思維,拓展他們的寫作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比如,每次寫作課之前,我都會去圖書館借幾本適合本班學生閱讀的、內容健康向上的書籍,課上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供學生閱讀,以此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再比如,我經常在班里組織讀書分享會、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分享最近讀過的好書、好文章等,并且彼此交流感悟和認識,在課后以書面的形式寫下自己的收獲。通過這樣的活動,將寫作訓練落到了實處,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從內心給予重視,積極探尋正確且有效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勤于寫作,引導學生熱愛寫作,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曉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現代交際,2017(2):171-172.
[2]王香萍.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