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山
摘 ?要:筆者在教育教學的課改實驗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方面做了探索:嘗試變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要讓數學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成為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角。
關鍵詞:新課改;數學教學;學習方式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老師習慣了灌輸知識,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使得學生被動學習,在老師灌輸下的多數學生又不會自己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也不知道怎樣獲取知識。因此促成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成為實施新課程改革主要原因之一。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實施和發展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需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與創造性學力,以此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筆者在教育教學的課改實驗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首先,嘗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新課改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育教學中關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課改要求變革教的方式,讓自主合作探究成為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學會”和“會學”,享受學習獲得成功的喜悅,由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數學學科的動機,從而更加喜歡數學學科。由此,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夠促成學生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師生雙邊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新課改強調,教師的真正教學本領,不在于講授知識多么透徹,而在于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通過學生自我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習得知識。
在我的課改實踐中,注重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使教學氛圍成為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活動參與。在我的數學課堂上留足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空間,讓所有學生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讓所有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覺得數學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計算、數字,被動的學習就轉化為主動學習了。
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需要數學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在我的課改實踐中,堅持做到讓學生自主探索,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我所任教的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善于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學生構建新知的意義,需要以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因此,老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更不能代替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有親自通過動手去“做數學”,才能體驗到獲得數學知識的快樂,領略數學美的真諦。
其次,要讓數學知識學以致用。
數學新課改提倡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同時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以往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失落構成了數學教育的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傳統的數學課堂上不講數學的實際來源與具體應用的現象還是比比皆是。當前儲蓄、利息、貸款、分期付款、股票、保險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經成為大眾的常識,所以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實際應用,讓學生學得真正的實際數學知識。
有數學家早就提到: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數學知識是為了用數學知識。以往應試教育使多數學生只會解答某一種類型的應用題、概念題,卻不懂得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有什么用。我在實施數學新課改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注重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我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學生學習《圓的認識》一節課后,我留出活動作業:到操場上畫圓,有學生獨自畫圓,有兩名學生合作用一根長繩畫一個圓,有多名學生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全班人也可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再有發散應用作業:嘗試解答“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這個實際問題。再比如學生學習《統計》一節知識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掃用具的數量、統計學校各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等,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當中,同時學會了勞動、調查等,這樣讓學生一舉多得。通過這些練習和訓練,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了數學對于生活相當重要,無限擴大學習數學的價值,數學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學得真正的實際數學知識。
再次,讓學生成為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角。
新課改提倡教師的角色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傳遞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傳統的應試教育考什么教什么,教師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傳遞給了學生而已,教師都是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講解的,教材有什么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就講什么知識,學生學的知識都是從教材上搬來的,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特色內容,也不是教師自己的內容。新課改要求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完成目標,通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學生在課堂上應該認識到自己是獲取知識的主角,要想獲得自己所想要的知識,學生就應更加主動地去獲取,當然需要學生根據老師的提供的方法,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尋找答案,這個過程首先是自主,然后通過合作來完成。
我在數學新課改的實踐中,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要求課堂上更多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積極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個開放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課,應該有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所有學生真正參加到課堂教學中,去進行創造性的學。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
[2]《致教師》,朱永新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