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旭意
摘 ?要:新課改以來,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旨在推動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主動學習。蘇溪四小根據(jù)學校特點,提出了契合合作精神的“四學·簡約”這一教學模式,并且深入小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課堂成果,也存在許多問題。
關鍵詞:小組合作;蘇溪四小;四學·簡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敢說、會說、能說。蘇溪四小的小組合作是學校“四學·簡約”模式中“自學、組學、班學、拓學”中的一環(huán)。
一、合作開展
合作,顧名思義,要進行群體交流和配合。小組合作,一般以4~6人為宜,多了不能做到每個人都在群體中發(fā)揮作用,少了達不到合作的要求。推選組內的組長、副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人,可以給每個組員編上序號,按照不同課程、不同時間、不同要求改變發(fā)言順序。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同質結對”的原則,使各個小組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讓小組合作更加主動、具體。小組合作是一個從組建,到合格,再優(yōu)秀最后成為完美小組的過程,是組員內心情感的統(tǒng)一,是從道德認知上升為道德行為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老師的不斷引導和力量補充。蘇溪四小在小組合作中基本采用6人為一組的小組模式,組內一個組長、一個副組長、一個記錄員、一個發(fā)言人,男女比例盡量適中,盡量讓組員的結合是優(yōu)弱勢學科的互補結合,組員的性格也需要互補,并且不斷進行階段性調整。
一般小組合作在教師拋出問題時應用,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進行交流,最后求同存異,組內得到平衡得出結論,再由小組進行匯報總結。其他的小組在匯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給出自己的看法。最終全班意見進行匯總,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學生能夠在傾聽、交流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語感,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提到自己的課堂存在感;能夠形成群體觀念意識,從以自我為中心向以小組為中心轉化,認識到自己屬于小組屬于班級;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暢所欲言,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存在問題
自從開展小組合作后,蘇溪四小的課堂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合作流于形式
很多時候,教師不是為了讓學生更有效的學習而進行小組合作,而是追求課堂片面的熱鬧。首先合作目的不明確,為了合作而合作,讓學生體會不到合作的快樂,有些明明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只會適得其反浪費時間,華而不實;其次任務設置欠合理,小組合作很多時候是學習較好學生的話語霸權,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想法會屈從于別人的意見,認為別人說的都是對的,對后進生的思考表達不是很有利;再者不是把位子擺成合作的形狀,讓學生進行討論就是進行合作,需要小組內明確合作任務、營造合作氛圍、合理進行小組分工、進行行之有效的討論才能讓小組合作更貼近實際。
(二)學生合作被動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合作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但是事與愿違,很多時候并非如此。在合作時,小組成員各抒己見,企圖讓大家認同自己的觀點,無法聽取別人的意見,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而有的小組成員參與度不高,認為自己的想法肯定不對,自卑感盛行。因此討論的參與度十分不均衡,導致了學生對于小組合作的熱情不高,久而久之更加被動。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關注合作學習的正面意義,而忽視了小學生在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表達水平方面存在的不足,導致學生在合作中消極怠工,被動應付。
(三)合作秩序混亂
小學生愛動、愛說、愛表現(xiàn),不喜歡安靜。在合作任務布置時,有些學生就開始蠢蠢欲動,認為小組討論時是說話的最佳時機;在合作過程中,有些學生容易開小差,聊其他的話題,甚至動來動去不很安分;在合作完成后,其他小組進行匯報的環(huán)節(jié),是秩序最亂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愿意傾聽,他們更喜歡分享,教室里充斥著各種嗡嗡嗡不和諧的聲音。
三、解決策略
在小組合作中出現(xiàn)以上問題十分正常,我們要認識到不足,提出策略,使小組合作在語文教學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小組意識
1.合作意識
團隊合作意識是小組合作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質和行為特點進行活動設計,不能脫離實際。小學生喜歡趣味性、娛樂性、游戲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和交流的意義,并且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更加積極地與組內成員進行交流,融入小組中。當學生體會到樂趣之后,小組合作會更加和諧,小組合作意識也將更加完善。
組間競爭也有利于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小組之間適當?shù)谋容^會刺激小學生的認知,他們會更加迫切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中,提高小組的力量與其他小組進行抗衡。個人的歸屬感也會得以加強,學生會以小組為榮,認為小組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己也是小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換而言之,競爭意識是促進小組合作的反作用力。
(二)強調合作秩序
合作秩序的強調,在小組合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之需,小組合作很難很好地開展。首先,在小組中要對組員進行角色定位,組長的責任是什么,記錄員的任務是什么,副組長的分工是什么等等,讓每個人都有事干,都參與進來,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就不會雜亂無章;其次,小組匯報中的秩序尤其應維護,要求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當其他學生匯報的時候看著對方,并用手勢來進行反饋,如點贊表示贊同,打鉤表示很棒,打問號表示有疑問,ok表示沒問題,三個手指表示有補充等,這些都可以自行規(guī)定。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兒干,合作秩序才能井然。
小組合作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蘇溪四小正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前進。在此過程中,有挫折、有分歧、有迷惘,但是陽光總在風雨后,在教師對小組分工的精心安排下,對小組合作的精心設計中,對小組活動的精心把握里,我們的小組合作能夠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徐若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J].科學創(chuàng)新導報.2010,(05):151.
[2]馬京先.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3,(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