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武 王紅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希望學生能夠在掌握大量文化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素質,更好地面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這種背景下,核心素養自然成為了教師們關注的重點,各學科教師都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教學。初中美術教師自然需要承擔起教師的職責,根據所教學的內容,采用合理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因此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人們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在這種背景下,教育自然需要跟隨社會的需求進行革新,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美術是初中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初中美術教師需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讓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思考能力等素養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初中美術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巧設情境,培養學生美術興趣與習慣
美術興趣與習慣是學生所需具備的美術核心素養之一。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產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授“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與文化價值”這一部分知識時,筆者就十分注重情境的創設。在備課階段,筆者便仔細地探究了這部分的內容,在網上搜集了多種多樣的與中國美術相關的作品資源和視頻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剪輯,設計成了一段視頻,并將該視頻合理地放在了課件里。在課堂教學開始時,筆者并沒有直接性地對學生進行理論性的講解,而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自己所制作的視頻,視頻中具備形象且多樣的畫面和生動的介紹,使得學生一瞬間融入到了具體的情境中,產生了對美術的興趣,認真地進行了視頻的觀看。在視頻展示完后,筆者再開始對學生詳細地進行本節知識的教學,而學生則在視頻的引導下,能夠認真地聽筆者的講解,使得筆者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之,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進行合理的情境創設,讓學生能夠具有美術學習興趣,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引導欣賞,提升學生審美與感知能力
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內容之一。初中美術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審美和感知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獲得有效地提升。
例如,在教授“中國民間美術”這部分內容時,筆者便會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的欣賞。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向學生展示多種多樣的民間美術作品,讓學生能夠仔細地觀察該作品,使得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觀后感。當然,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欣賞這些作品,筆者還向學生展示了與作品意蘊相同的純音樂,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氛圍的渲染下,更好地欣賞作品。在學生欣賞完后,筆者便會引導學生說一說他們的感受。一開始學生沒有說的積極性,筆者便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獎品,使得學生在獎品的吸引下,積極地進行了語言的表達。針對學生所說的話,筆者對學生進行了合理的評價,使得學生逐漸地修改了自己錯誤的觀點,讓學生對民間意識作品有了很好的認識,使得學生的欣賞能力逐漸地獲得了提升。
總之,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欣賞,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欣賞,獲得審美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三、提出問題,喚醒學生思維與思考能力
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問,使得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地思考,從而喚醒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讓學生的核心素養獲得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春天的暢想”這部分知識時,筆者便會在課堂上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學生紛紛表示喜歡。筆者接著對學生說:“請說一說春天中的事物。”學生仔細進行了思考,分別說了說嫩芽、春雨、春風等事物。在學生說完后,筆者便接著說:“你們認為哪個詞匯能夠代表春天?”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說了說自己認為的能夠代表春天的詞匯。此時,筆者便說:“可不可以描繪一下你心中的春天的樣子。”學生積極地進行了暢想,說了說自己心中春天的樣子。此時的學生已經對春天有了屬于自己的印象,筆者便引導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筆畫春天。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紛紛畫出了自己所認為的春天。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產生了創作的欲望,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的訓練,提升了學生的美術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核心素養成為了重點教育內容。初中美術教師要想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高效,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自然需要將核心素養納入自己的教學任務中,探究并實施多樣、趣味、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得學生能夠接受到高質量的教學,讓學生因此能夠獲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環磊.高中美術鑒賞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
[2]方昕.論核心素養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