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毳
摘? 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感于學生作文情感虛假,不會抒情。這人世間最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觸手可得、觸手可視的親情,竟然被學生丟在角落里塵封起來,針對這種情況,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教會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感悟,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讓他們心中塵封的情再度燃燒!
關鍵詞:興趣;健康;觀察;感悟;心動;因勢利導;積極動筆
人們常說:詩人就是瘋子,滿口胡言瘋語,喜怒無常,我卻不能認同,細細思量,詩人之所以能寫出哪些久傳不衰的詩文,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有豐富的情感,不是嗎?如果心中沒有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李白能寫出那些氣勢磅礴、瑰麗優美的佳作;如果心中沒有對百姓的憂患之情,杜甫能寫出那些憂國憂民、深沉凝重的詩句;如果心中沒有對愛人的思念之情,李清照怎么能寫出那些哀怨惆悵的美句。只有情感豐富,對周圍的人和事才能敏感,視角才變得獨特,文章才能有情。可現在的學生每日被愛包圍著,卻被一篇以“親情”為話題的作文難住了,覺得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無才可取。這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這人世間最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觸手可得、觸手可視的親情,竟然被學生丟在角落里塵封起來,針對這種情況,我有意設計了一堂《親情無價》的作文課,現就這節課的設計與效果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簡約潸情的導語——擲地有聲
這節課我首先考慮到的是:平淡無奇的開場根本就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我采取古詩的開頭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尤其是孟郊的《游子吟》更是多少年來為后人傳誦,我把這首詩所包含的情景制作成了幻燈片,母親那慈愛的臉龐,鬢鬢白發,憐愛的目光,手中的一針一線,讓學生鴉雀無聲,借助我的普通話,融入令人潸然淚下的情感,伴著悠然的音樂,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了狀態,甚至班里比較調皮的學生也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了黑板。因勢利導,我對學生說:如果讓你寫有關親情的文章,除了用詩開頭,還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學生首先回答:歌曲,比如《懂你》《父親》《母親》《媽媽的吻》《燭光里的媽媽》……有的學生竟然哼唱起來,學生不自覺地打起了拍子。再有可以引用一個體現親情的小故事,像《賬單》《生命的跪拜》《斑羚飛度》等等,還可以運用排比句式,自然過渡到主題。今日的課堂不是昨日的重復與延續,與往日大相徑庭,學生的眼神、端正的坐姿,積極地參與讓我對以下內容的進行信心大增,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原來一堂課,尤其作文課導語很重要,能牽動學生的心,才能啟動學生的情。在課后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以后每節課學生竟然很期盼,看看今天老師會以什么方式開場,常變常新的導語常常出現在學生的作文開篇,不知不覺中,學生沒有了寫作文開頭難的感覺,不能說信手拈來,得心應用,但也能做到望題不卻手。
二、觸動塵封的心靈——暢所欲言
我準備了一篇《母愛無價》的文章,材料讀完后,學生有些“動力”,是心動,趁熱打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篇短文的真實想法,沒想到的是,平日里比較內向的孩子也站了起來,也許平時低估了文章的魅力,語言是打動人最好、最便捷的武器,從文章本身到自己的生活實際,每個孩子都有想說、想要表達的東西,從家里可口的飯菜,書架上有閱讀價值的書籍,病床前忙碌的身影,傷心時款款的安慰,到永遠干爽的鞋墊,書包中溫暖的水杯,整日打足氣的車帶,太多太多,說道動情處,滿座寂然,無敢嘩者,讓我覺得任何一點兒聲響都會傷害到這發自內心的情感,其實讓學生開口說話并不難,不是嗎?只要有觸動他們心靈的電波、訊息,哪怕是最常見、不耀眼的都會燃起他們心中看似熄滅的熱情之火,學生有了熱情,我便有了興趣。
三、真情的流露——筆下生輝
有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坦誠的自我傾訴,學生寫起東西便一發不可收拾,“胸中有丘壑筆下才能隨心所欲”,再也不是提筆無話,有話無情的拼湊,學生們不再是無動于衷,而是積極動筆,那刷刷的寫字聲,讓我也有些許的動情,感觸很深,文章中或多或少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在情感的流露方面都是淋漓盡致,一件平常的小事,在學生的筆下不再干澀,其中有幾位同學的描述及心理活動描寫,讓聽者為之動容。文章只要有真情實感,不需要太華麗的語言,不需要有驚天動地的事情,更不需要太多的修飾,只要對親情的理解,對親情的感悟,還愁沒有催人淚下的佳作嗎?學生們爭相傳閱、互相學習、點評。是的,有情感做潤滑劑,那文章怎么會不熠熠生輝呢!
四、家長的反饋——發人深思
俗話說: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做到“文道統一”,語文教師的作用尤為突出,通過這節作文課,家長慢慢地發現自己的孩子懂事了,能從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能去嘗試著理解父母的苦心,適當地做些家務,能顧及父母的感受。家長有些迷惑,我卻有些竊喜,不僅僅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更為了那份塵封的情感回駐到了孩子的心田,試想,一個連親情都漠視的孩子長大后又怎么能去真心地為誰付出呢?那么長此以往,國家的希望何在呢?孩子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種真摯的情,那才會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五、恒久的堅持——受益匪淺
凡事如果選擇好了方向,就該堅持下去,一段時間的嘗試,讓我深深體會到文章中情感的重要性。現在學生在寫親情、友情甚至是國際情感的內容有很深的感觸,春風的和煦、夏日的熱情、秋葉的歸根、冬松的頑強,學生都能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一點的付出,莫大的收獲,所以我會堅持下去,以情育生,讓生有情,使情潤文,長此以往,學生一定會受益終身。
我想,經驗是靠自己的經歷、積累、感悟的,所以我會先于學生去領悟:用愛、用情、用心,更會把自己的所得,通過適當的方式,運用一定的技巧,采用合理的手段傳授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心中塵封的情再度燃燒!
參考文獻:
[1]王小峰.如何指導學生獲取作文材料[J].學周刊,2020(01):135.
[2]隋玉紅.生活·觀察·尊重——談作文寫作教學[J].華夏教師,2019(2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