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對中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滿足學生語言能力、文化品格、職業道德、職場應用、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各方面發展的新要求,認真分析中職學生英語水平現狀,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差、層次差別大、對英語學科沒有興趣等問題,提出分層教學、夯實基礎、小組合作、任務完成、校本課程等多項教學策略,以求解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走出中職英語教學的困境,保障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
關鍵詞:中職英語 學科核心素養 課堂現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201-02
隨著各學段各學科核心素養概念的界定,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基本確定為六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品格,職業道德,職場應用,思維品質,學習能力。中職學生不同于普高學生,不僅體現在英語學習水平、心理狀態上,還體現在中職學生的職業性和專業性上。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學科素養發展對于中職學生的重要意義,在全面分析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適用的教學方法,靈活選用教學策略,才能真正踐行新課改精神,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目標。
一、核心素養的培養
1.著眼于學科內容本質的培養
對于中職生來說,在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場景中,能夠借助英語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和準確地理解他人是核心素養中最基本的要素。同時,隨著英語學習的深入開展,學生會接觸到英語國家的文化現象及風土人情,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堅持本國文化自信基礎上,以有開放的心態去領略別國的文化魅力,從而構建健康高雅的文化品格。
2.著眼于就職準備的培養
中職生面臨走上職業崗位的現實,因此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要兼顧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更多地創設真實或模擬的職業情境,讓學生熟悉相關崗位的職場語言,了解相關崗位的職業道德規范,培養學生工作中必需的信息處理能力、溝通解決問題能力、思辨協作能力,等等。
3.著眼于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培養
根據《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定義,“所謂的核心素養,就是指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關鍵部分,主要內容包括人文底蘊,學會學習,科學精神,責任擔當,健康生活,以及實踐創新。”學生通過英語學科的學習活動,不但要學到語言知識和職業相關能力,還要獲得全面健康發展,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二、中職英語課堂的現狀及問題
1.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中職學校擴招,入學幾乎無門檻,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基礎普遍比較差。半數以上學生詞匯量達不到初中畢業要求(1200詞—1300詞),一部分學生詞匯量不足300詞;最基本的語法結構混亂不清;多數學生發音不標準,根本沒有掌握讀音規則,依靠教師領讀,自己沒有獨立讀準新單詞的能力;聽力、口語、寫作的能力都很弱。
2.同一個班級內學生英語水平差別較大,兩極分化嚴重
學生經過初中階段學習,出現偏科現象。就英語學科來說,如果說有70%的學生基礎差不多,還有20%的學生基礎極差,單詞量很少,甚至只有小學低年級水平,書寫困難,聽不懂,說不出,另有10%的學生基礎較好,但受班級整體進度影響,個體英語水平提高受限。
3.大多數學生對英語沒有興趣,缺乏學習動力
由于入學之前的學習體驗都是挫折和失敗感,因此大多數學生害怕教師提問,厭惡考試,交作業只是應付差事,不愿參與課堂,認為英語與自己的工作、前程無關,只求能通過考試,順利畢業,對英語學習沒有任何期待。
4.相當一部分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枯燥
課堂乏味,教師無趣,方式老套。閱讀變講解,口語是朗讀,聽力被忽視,寫作要省略。學生基礎差,跟得困難,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教得累心,獨角戲唱得尷尬。
5.課程沒有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學生學習的評價還是沿用應試教育模式,“平日表現”和“期末考試”是考核學生的主要依據,并沒有全方位地評價學生的“實際運用和表達能力”。甚至有時為了讓大多數學生通過考試,教師只能給定復習范圍,讓學生集中精力練習有限的考試內容。
三、有效開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探索
1.對剛入學的低水平的學生
有必要從26個字母、48個音標開始教起,加強語音能力的訓練,教學生學會根據讀音規則來拼讀。英語是表音的語言,掌握讀音規則、讀準單詞對于掌握最基本的詞匯至關重要。另外,放慢新課速度,循序漸進地復習初中小學階段的單詞和語法,查缺補漏,重筑基礎,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英語世界的大門。
2.對不同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學生
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嘗試分班選課修學分,或者在同一個班有針對性地布置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基礎好的學生除掌握教材內容之外,可以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聽說訓練等;基礎薄弱的學生則先放慢速度,打好基礎,不必完成力所不及的作業。這樣,基礎差的學生沒有壓力,可以集中精力彌補不足,基礎好的學生得以個性化發展,避免全體一個標準,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3.多用任務型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模擬的生活與職業情境,讓學生體驗生活與職業崗位特點。例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多練習酒店預訂、客房入住、退房服務等任務模塊;汽修專業的學生可以多練習汽車維修、汽車營銷、售后服務等話題;文秘專業的學生則可以模擬排練電話記錄、會議安排、來訪接待等場景。這些任務型的教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公民意識、文化意識,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與職業道德。
4.適當選用分組合作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吸引學生參與學習
中職學生活潑好動,愿意表現,有好勝心,有競爭意識,心理承受力較強。學生自己組隊結合教師安排,每4—6人組為一個團隊,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習成果還可以開展自評互評。例如:在“飯店點餐”模塊學習中,學生要創設一個飯店就餐的場景,自己設計情節,編寫對話,進行表演拍攝。團隊成員自己安排編劇、導演、演員、攝像。大家觀看小視頻,評選最佳劇情、最佳演員、最佳攝像。任務不難,但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更多的學生融入英語學習的團隊之中,也培養了自主創新的精神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5.重視“互聯網+英語教育”,探索新媒體平臺
互聯網的普及和優勢,已經令人無法忽視。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勢在必行。微課制作,慕課平臺、智能手機App,教師要與時俱進,熟識這些新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引導學生發現更多的學習資源,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最有效的教學。
6.根據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開發建設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把關注點轉向知識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發展能力。比起學生學到什么知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成長更重要。簡寫版小說閱讀、經典電影片段欣賞可以讓他們獲得豐富的人生經驗,提高文化品質;歌曲學唱、配音表演可以打磨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追求完美團結合作的意識;小品戲劇表演可以鍛煉他們的應變能力,培養創新思辨的精神品質,等等。要在“做”中學,在“玩”中練,沒有分數的束縛和升學的壓力,職業學校的優勢盡展,學生真正以“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得以塑造發展。
四、結語
中職英語教學的問題一如既往的存在,中職英語學科素養的提出對英語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教師應該堅持學習,勤于思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最終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靈活采用教學手段,才會使學科核心素養理念得以實現,真正助力于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于紅.對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踐行[J].中國培訓,2017(12).
[2]林琳.中職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J].江西化工,2017(8).
[3]歐汝君.素質教育視角下中職英語核心素養培養途徑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8).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