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彤 房建恩
摘要?首先,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缺乏文化內涵、參與人員素質不高和融資匱乏等問題進行了梳理;其次,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總結出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完善的旅游配套,地方政府對休閑農業的支持和參與以及重視參與人員的素質。結合我國休閑農業的現狀,提出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改進配套的基礎設施,深化旅游發展的內涵,實施考核和激勵機制,提高參與人員的素質等措施來更好地促進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資金匱乏;配套設施;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F30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0)07-0152-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7.042
Analysis?of?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China
SONG?Dantong,FANG?Jianen
(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1)
Abstract?First?of?all,this?paper?comb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China,such?as?the?lack?of?cultural?connotation,the?low?quality?of?participants?and?the?lack?of?financing.Secondly,using?the?method?of?comparative?study,the?successful?experience?of?leisure?agriculture?development?in?foreign?countries?is?summarized?as?follows:perfect?tourism?supporting,local?governments?support?and?participation?in?leisure?agriculture,and?pay?attention?to?the?quality?of?participants.Finally,on?this?basis,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of?leisure?agriculture?in?China,this?paper?puts?forward?measures?to?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China,such?as?improving?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improving?supporting?infrastructure,deepening?the?connotation?of?tourism?development,implementing?assessment?and?incentive?mechanism,and?improving?the?quality?of?participants.
Key?words?Leisure?agriculture;Lack?of?funds;Supporting?facilities;Cultural?connotations
基金項目?2018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18FX011)。
作者簡介?宋丹彤(1996—),女,河北巨鹿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鄉村旅游發展。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農村法制研究。
收稿日期?2019-11-04;修回日期?2019-12-23
長期以來,休閑農業一直被認為是推進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休閑農業作為一種產業,起始于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之后便在歐美地區迅猛發展。“休閑農業”在我國的提出起源于2009年。同年,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綱要》(2009—2015年)[1],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多樣的休閑農業觀光園、鄉村民宿、特色小鎮,加強產業的深度融合。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閑農業,加強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文件的提出為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在我國休閑農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檔次不高、缺乏內涵、從業者和管理者的素質不高以及融資難等問題。筆者運用對比研究的方法,在總結休閑農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我國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休閑農業蓬勃發展,尤其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以后,休閑農業更是朝著規范化、法制化方向發展。但是休閑農業在我國尚屬于新生事物,由于地域性差異、地理環境不同、傳統特色不同、理論認識不足和實際操作的不到位等原因,我國休閑農業在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1?檔次不高,缺乏內涵
目前雖然我國休閑農業種類豐富,但普遍存在沒有內涵、缺乏文化底蘊的支撐等問題。首先,我國目前的休閑農業的種類雖然很豐富,但項目大多還停留在采摘、觀光這個階段,如“農家樂”、古村落、農業觀光園等項目。但所謂的“休閑農業”一詞是由“休閑”和“農業”2個詞組成的,這些項目的側重點大都在“農業”而非“休閑”。其次,雖然我國農村有很多豐富的傳統文化,但在休閑農業遍地開花的這個時期,很少有商家對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大多文化與項目的融合還只是停留在很淺顯的層面上。因此,加快提升休閑農業的內涵,加強文化底蘊的支撐對我國發展休閑農業十分重要。
1.2?從業者專業素質低,服務質量普遍不高
休閑農業作為一種產業,需要服務和管理人員。但首先由于休閑農業的地點大多是在農村地區,因此從業者大都是農民,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又缺乏在休閑農業服務方面的經驗,而大多數從業者在上崗前也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因此在服務過程中難以為游客提供專業性服務,這就導致服務質量普遍偏低的問題。其次,在我國,休閑農業多是自發性的、小規模的,這就決定休閑農業管理人員在產品的設計、營銷和員工管理方面的能力有限,甚至存在很多漏洞。在休閑農業的發展中,景區從業者能否提供優質和專業的服務與該景區的口碑好壞密不可分,因此從業者和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問題,是休閑農業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3?融資難,資金匱乏
融資難是休閑農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首先休閑農業的資金需求量大。休閑農業在開發和經營過程中,相比于其他產業都需要較大的資金。無論是“農家樂”還是特色小鎮又或是田園綜合體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和保障。其次,農民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也不多。眾所周知,農民貸款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一般農民擁有的資產主要就是宅基地和耕地,而這兩者都是由我國《物權法》明確規定的不允許抵押的資產。這樣一來,農民就沒有可以用來貸款的抵押物。同時,政府雖然可以為休閑農業提供相應的財政支持,但這種財政支持并不是長久性的。由此,融資難就是我國休閑農業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2?國外休閑農業的成功經驗總結
由于各地區的自然資源和具體國情不同,基于地方政府、當地居民和基礎設施等方面考慮,對國外發展休閑農業成功的經驗總結如下。
2.1?完善的鄉村旅游配套
成功的旅游應做到兩點,一是讓游客停留的時間比僅僅參觀一個主要景點所需的時間長;二是讓游客故地重游[2]。因此,要想成功,這個地區必須是一個目的地,而不僅僅是一個止步的地方。那些成功的吸引游客參觀、逗留、消費和回來的地區已經開發出了高質量的旅游景點。雖然每個景區都有主要的旅游景點,但他們沒有開發出吸引旅游者所需的景點,也沒能夠有效地推廣他們的景區。而一個成功的景區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吸引游客的景點。通過分區、其他地方政府活動(如美化活動)和參與該地區所存在的企業,努力地使該景區吸引游客。此外,還應努力使此景點周圍的其他景點也吸引游客。
例如,在美國,成功的鄉村旅游為旅游業創造了正確的業務組合,包括充足的住宿、餐館、吸引游客入住的一組景點以及游客可以在當地消費的商店。這些地區努力發展有趣的旅游景點,以吸引某些具體的游客群體,尤其是中產階級和上層人士這類群體。而且他們還努力將各種旅游活動方式(如釣魚、打獵、劃船、打高爾夫球和劃獨木舟)組合在一起,使之相得益彰,以此來形成更加完善的鄉村旅游配套[3]。
2.2?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參與
地方政府對休閑農業的發展和促進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和推廣提供資金;②創造和維護必要的基礎設施,比如公路、機場、鐵路、網絡以及穩定的水電服務;③對地區進行分區和維護,使該地區看起來干凈,有吸引力;④對相應員工、商人和其他旅游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和職業支持[4]。例如,意大利在休閑農業方面有項政策是:建立企業的費用由政府提供財政支持,運營商可向政府申請提供很大比例的資金,最高可達70%,但這具體取決于企業的類型[5]。此外,在20世紀80年代,國外許多州政府向當地社區提供了旅游開發資金,還幫助宣傳把鄉村作為旅游目的地。
例如,阿爾托阿迪熱地區在1989年僅有33家農業旅游住宿供應商,此外5年內增加到114家,而這次重大增長可以歸因于政府開始提供資金并開始對該地的農業旅游進行規劃。地方政府幫助旅游業發展的例子包括:為當地旅游策劃提供資金,組織和改善交通系統,保持街道的干凈,美化市中心,確保當地為游客留下干凈的印象[6]。這些都說明,在農業旅游的發展中,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
2.3?對員工適當的教育和培訓
對員工適當的教育與培訓是提升鄉村旅游服務質量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對員工專業的培訓有助于建立成功的產品,豐富的產品有利于滿足廣闊的市場需求,這是促進農業旅游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其次,員工的態度對旅游業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旅游業員工的行為和態度影響著游客對該地區景點的印象和評價,這與該旅游地區口碑好壞密切相關,而口碑推薦是最有價值的鄉村旅游信息來源之一[7]。因此,開設關于創意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線上推廣等相關內容的培訓班,對員工進行專業的培訓,可以更好的推進休閑農業的發展。例如:成功的意大利農業旅游模式就是建立在明確的政府方向和支持對員工進行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的。
3?對我國的啟示
3.1?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3.1.1?加大政策引導扶持。
從休閑農業的發展實踐來看,休閑農業在管理方面存在發展混亂的問題,由于我國休閑農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明確的規范標準、管理機制,扶持政策也并不完善。因此,在管理方面,應盡快制定相關的管理和規范機制,細化政府各部門的分工,完善相關立法。在政策扶持引導方面,應充分發揮政府扶持資金的作用,確保現有的相關扶持政策的落實,做好減稅降費政策。此外,還應帶動龍頭企業共同幫扶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激發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3.1.2?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加快農村交通條件、通信網絡、水利設施、垃圾和污水處理、公廁改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拓寬農村接收和發布信息的渠道,提升游客對該地的滿意度。基礎設施不完善這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部分地區對游客的吸引力,因此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必須足夠完善,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
3.2?健全管理和規范機制
3.2.1?健全管理機制。
要按照國家發布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建立健全住宿餐飲等休閑農業的產品和服務標準。規范民俗、“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服務標準。推動落實農家樂建筑防火導則,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鼓勵地方根據民俗、“農家樂”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保障安全的技術規范標準[8]。完善休閑農業基礎設施的服務配套標準。出臺適宜休閑農業的規范和運營標準。
3.2.2?健全規范機制。健全標準強化休閑農業的市場監管。加快休閑農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休閑農業主體信用檔案,將相關的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并對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進休閑農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推動建設休閑農業相關服務標準,提升休閑農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9]。
3.3?健全農民發展休閑農業的激勵機制
強化考核,構建“獎優劣汰”的管理機制,根據2018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依據創建方案及中國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方案,加強對國家現有的休閑農業創建工作的考核評價,并建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的激勵機制。對創建成效顯著、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年度績效考核合格的休閑農業,繼續安排獎勵資金支持。對創建進度緩慢、輻射帶動作用難以發揮、年度考核績效成績落后的休閑農業,將采取通報、限期整改直至撤銷資格的處理措施。
3.4?構建休閑農業的創新體系
為了促進休閑農業長久健康的發展,需突破傳統思維,發展開放式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及平臺資源,以開放的姿態聚集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休閑農業的發展[10]。創新休閑農業的主體內容和特色項目,發展更廣泛形式的休閑農業。意大利的農業旅游就是有豐富的產品滿足廣闊市場的需求,加上創新的產品供應,確保了農業旅游的成功。例如農業旅游住宿范圍廣泛,還有豐富的農業活動,許多農業旅游企業會根據當地的生活方式和經濟能力以及農場務農時間調整其產品。從意大利的休閑農業學到的經驗是,休閑農業的類型本身可以是簡單的或是復雜的,但開發時必須清楚地了解當地休閑農業的情況,從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沒有特色的農業旅游項目,要讓消費者覺著物有所值,避免“一次性”消費,進一步促進了休閑農業的持續發展。
3.5?提高服務人員的素質
服務的質量是否滿足游客的要求和期望與該地休閑農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例如,在羅馬尼亞中部的布蘭地區,由于未能滿足海外游客的需求,鄉村旅游的成功受到阻礙。首先,在我國,個別休閑農業企業服務人員缺乏有效、優質的服務技能。其次,相應的經營者自身也不具備專業的管理和經營經驗。因此,應為從業者提供與該地傳統文化或特定業務相關的培訓和教育課程,以使他們能為游客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更好地促進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綱要(2009-2015年)[Z].2009.
[2]?SHARPLEY?R.Rural?tourism?and?the?challenge?of?tourism?diversification:The?case?of?Cyprus[J].Tourism?management,2002,23(3):233-244.
[3]?LEPP?A.Tourism?and?dependency:An?analysis?of?Bigodi?village,Uganda[J].Tourism?management,2008,29(6):1206-1214.
[4]?DEVESA?M,LAGUNA?M,PALACIOS?A.The?role?of?motivation?in?visitor?satisfaction:empirical?evidence?in?rural?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10,31(4):547-552.
[5]?BURNETT?A?W,KIRBY?M?B,MULLINS?H?T,et?al.Increasing?great?lakeeffect?snowfall?during?the?twentieth?century:A?regional?response?to?global?warming?[J].Journal?of?climate,2003,16(21):3535-3542.
[6]?ANGELESCU?D?E,HUYNH?V,HAUSO?T?A,et?al.Autonomous?system?for?rapid?field?quantification?of?Escherichia?coli?in?surface?waters[J].Journal?of?applied?microbiology,2019,126(1):332-343.
[7]?WU?H?Y,OUN?A,RUTH?K?R,et?al.Microbial?pollution?characterization?at?a?TMDL?site?in?Michigan:Source?identification[J].Journal?of?great?lakes?research,2018,44(3):412-420.
[8]?程暉.鄉村旅游:讓農民收入實現“一季兩收”“四季不斷”[N].中國經濟導報,2019-03-28(002).
[9]?《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發布[J].城市規劃通訊,2018(21):7-9.
[10]?馮春林.我國田園綜合體的商業模式及案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5):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