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秀
摘??要: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倡導以自主學習為導向,更加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凸顯,學習個性的張揚,學習潛能的開掘,進而帶動學生在自由、歡悅、民主、寬松的認知情境中獲取知識,提升自我。因此,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為自主學習活動更好開展提供科學指導與正確引領,已成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主要導向。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引導
自主學習理念的提出,既是對傳統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全面革新,又是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的切實兼顧。在自主學習思想指引下,師生角色定位發生切實轉換,學生真正成了教學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需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協作者的角色。隨著師生角色的轉換,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激活更多,其學習興趣更加濃郁、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學習夙愿更加迫切,參與教學活動、探求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也得到了無限激活。隨著自主學習理念的深入踐行與貫徹,教師在教學中也更加關注學生發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積極探究數學問題、嘗試進行數學應用的意識也會得到切實增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發展性得到無限提升與鞏固。故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自主學習為導向,多創設條件,多組織活動,多革新策略,以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驅使下實現數學素養的跨越式提升和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優勢和作用
自主學習的開展,既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使教學生態更加寬松民主,學生學習更加科學高效,又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的開掘,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體驗更加豐富深刻,學習創造力得到切實激活。因此,教師應該以開展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為抓手,給予學生學習策略和認知方式更多指引,促進學生在科學教育、合理推動中獲取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
1.有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自主學習理念最大的優勢便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切實推崇。教學中,隨著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增強,其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將會更加濃厚,對于教學中所涉及的數學問題、數學知識自會開展深入探究。面對新的問題、針對認知困惑,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自會更加密切,教學氛圍更具民主性、和諧性,學生對于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加關注,學生的認知體驗也會更加豐富,數學教學的效率自會得到切實提升。
2.有利于自主學習意識的培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培養和塑造的關鍵時期。通過自主學習理念的滲透和踐行,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便會徹底打破課堂教學,主動參與認知探究活動,隨著學習的深入,探索的加強,其對于數學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學生的數學潛能也會得到切實激活,其數學熱情將會更加高漲,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都會得到更好發展。久而久之,學生便會更加民主、和諧、歡愉的學習生態感染、熏陶下,實現其自主學習意識的更好培育。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有效措施
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應該以學生發展實際和認知夙愿為基礎,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高效施策、因材施教,在切實打破傳統教學思想觀念禁錮的同時,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空間,以確保自主學習能得到高效推進與深入踐行。
1.革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參與自主學習
總體而言,現階段人教版小學數學,在知識構架上主要以算術知識和幾何知識為主,且兩者之間相互關聯,緊密結合。為了確保自主學習能夠得到深入踐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不同學段數學知識特點為基礎,結合學生認知實際,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相契合。在教學中,引導、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在基本數學知識框架輔助下,結合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實現教師引導與學生學習的互促并進。隨著學生理解的深入和認識的增強,其便會慢慢愛上自主學習,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夙愿會更加迫切,教學效果自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10以內加法”教學時,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參與探究活動:小明手上有2個蘋果,10分鐘后張濤又給了小明4個蘋果,現在小明有幾個蘋果?學生通過數數得出結論:2+4=6。其次,教師再次設問:如果把蘋果換成其他同類水果,計算過程也是這樣嗎?繼續組織學生探究,學生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深刻理解“10以內加法”的內涵。最后組織學生實踐演練,以增強其理解和應用能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得到增強。
2.關注學生個性,凸顯學生地位,帶動學生投身自主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不同學生對同一知識的理解不盡一致,其數學基礎也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切實關注學生個性特點,盡量兼顧全體學生的發展。在自主教學活動開展時,就教學目標、活動方式分層呈現、分類推進,以確保各類學生都能夠得到自主學習與參與的機會,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推動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迫切的愿望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探究,就自己的認知局限盡力彌補,在感知數學魅力、理解數學價值的過程中增強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對于學生理解上有難度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自主交流”活動的方式,給予全體學生交流自己理解和想法的機會,然后針對學生交流情況,掌控學情,為后期教學活動開展而提供參考。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應用能力、邏輯能力的基礎學科,其對于學生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自主學習策略的滲透和應用為抓手,多創造條件,多優化教法,多拓寬路徑,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指引下獲得數學能力和認知素養的全面提升和切實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潔,韓蕾.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47.
[2]苗海偉.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引導策略新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12):88.
[3]李樹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