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唯
摘 ?要:眾所周知,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發展與應用,尤其是技術研究與操作教育,關乎今后整個社會的技術發展。所以,在高等教育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其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備受矚目。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綜合性的、以應用為主的課程,所以其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求不斷磨練機械設計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實踐中探索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所以相對而言,面對這些要求,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比較常用。該文將就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學需要與策略、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 ?混合式教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090-02
機電類專業是一門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基礎的專業課程,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則是其中可作用于生產性的重要課程。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注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切實地培養高等教育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還能夠為社會生產培養高素質高技術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因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所以其教學資源非常廣泛,但即便教學資源多樣,也仍需要進行最優化的篩選使用。針對目前課程的教學狀況,各高等教育場所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都釆用的是混合式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投入可利用的教學資源,以滿足課程教學中的各項需求。
1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策略的現狀及需要
就目前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實際情況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促使人才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成績平庸之輩的閃光點在實踐活動中力求發現與發展。而且在教學策略的實施中,一般以實際情況為主體、長久發展為目的、示范性優異教學成果為參考,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方法上的調整或是改變。所以對于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而言,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和教學方向的明確性,既是實際發展也是長久必需。
1.1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課程資源,大都來源于社會發展實際中的應用實施細則。因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本就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其綜合理論知識內容也都是為以后的應用實踐做準備的,所以就會涉及較多的實用性設計需求。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是將機械設計課程中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進行整合,然后運用切合實際的案例以作為輔助闡述[2]。教學資源所秉承的原則觀念是,要發揮最大作用、利用最大限度,應時代所需而夠用。當然,在有效利用的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改良和更新。
1.2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向
就目前而言,自大眾認知角度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大多都是全方位的實用技術類課程,因為其主要的學習活動成果是以應用實踐開展而表現出來的,而且理論知識過于繁雜,所以,針對于過度的教學資源的不合理,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人員也有了一定的教學方向。在教育教學內容上,要刪減不必要的理論,在內容體系學習中,重視對前任實踐經驗的研究以及利用等[1]。
2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以傳統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方式為例而言,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從其主要教學模式而言,它主要以互聯網教學資源為輔助支撐,以計算機基礎程序為依托,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圓滿完成。除此之外,針對其教學模式的設計理念而言,主要為了將高校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好地作用于實踐活動當中。而且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其以機械為對象,設計為主線,所以對于發展于時代前沿的互聯網等途徑,理應多加利用和應用,如此,才有利于人才培養事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2.1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念
混合式教學模式雖然在教學方法和方式的實施方面與傳統的培養方式都很多不同,但其同一些傳統教學觀一樣,都是基于多種形式之上的教學方式。而對于這種相對新型的教學模式而言,主要還是由于它對網絡信息化的利用,其的發展方向與計算機程序、互聯網教學等相銜接,拓展了傳統教學中教學資源的來源軌道,更新了原本的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
2.2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第一,是教學方式上的應用。首先,混合式教學模式,雖然利用了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其基本模式和基本教學理念都是同傳統的應用學科的教育教學模式聯系密切的。所以,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可以新舊的學習方式結合起來,即在傳統板書的基礎上加以智能,如此,既可以節省教師課堂教育教學的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進行迅速的知識學習,必要時,還可以進行課程內容的網絡觀摩學習。其次,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拓展教學資源。其在利用互聯網設備進行設計成果的點評和經驗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整合較多的課程資源。例如實踐操作課程,在理論知識學習之后,可以通過網絡模擬操作,讓學生進行學習或是研究討論。另外,混合式教學模式還可以利用展示平臺,對“藍墨云”“中國大學MOOC”等軟件進行利用,不僅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氛圍,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1]。
第二,教學內容處理的應用。在所有的教學模式中,理論精講與實踐報告是必需的,但是每種模式中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而言,其注重的是理論聯系實際面面皆考慮的學習方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課程內容學習情況、技能掌握水平等進行考查,之后則可針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習人員或是同等錯誤屢次出現的人員進行分析歸類,然后對教育教學內容進行詳述或是略述,與此同時,還可以將理論與教學視頻相結合,做到知識的最大限度利用,推動學習者理論應用能力的提升。
第三,技能練習方面應用。在以往教育教學模式中的常規練習中,大都是集體參觀相應機械構造而后各自完成或是小組共同完成設計制圖,最后集體討論,研究設計報告。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則是可以根據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理論知識的了解進行設計的模型制圖即網絡公式誘導模擬制圖[2]。如此,在參考資源的同時,學習者可尋求到自己的設計思路,從而進行制圖和操作。而對于知識水平未足的學習者,則可以在觀摩他人的同時歸納規范的設計標準并進行經驗的積累。
第四,是對于長久教學發展的影響。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實際應用課程,它伴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而越來越重要,而對于發展中的要求而言,更為復雜的零件構造等也成為了一種挑戰,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則可以在常規智能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將這些構造和數據等變得一目了然,把復雜的學習進行簡潔處理[3]。
3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發現,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選用,是以構建培養機械設計能力的規范體系為主要目的的,一切都是為了長久的發展。理論學習中采用相對系統的據實際情況的處理方式,實踐學習與練習活動,鼓勵多方法、多樣化的適當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資源發揮到實處,所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長久穩定地教學。
參考文獻
[1] 陸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在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實踐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6):119.
[2] 黨睿,高雯雯,王戰輝.基于MOOC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及思考[J].科技資訊,2017,15(23):172.
[3] 劉后廣,程志紅,楊建華,等.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SPOC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