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霞
摘? 要: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在數學中打好基礎,形成數學意識的重要時期。然而,小學生的心理還未完全發育,對數學知識學習相對困難,許多學生越往后學教材中的內容,越容易忘記他們以前學過的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導致學習效果差。因此,我們應將結構化教學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理解連續學習知識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結構化;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104-01
目前,學校的日常教學還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教師對數學知識結構缺乏全面認識,過分依賴課本單元和課時劃分。僅限于單班教學,知識結構是分裂的,它弱化甚至偏離了數學課程目標。二是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總體設計,沒有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系統的教學理念,通過整體結構和有機滲透,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及其教育價值融入教學過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主體素養。
1.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實踐方法
(1)整合知識板塊
第一,整合工時知識。
在課堂上,數學課程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并且一些內容不能在一個以上的課時中解釋,它可以被分成幾個獨立的課時來實現解釋。例如,在小學長方體和立方體單元教學中,這個單元有很多教學內容,教材中重要的是要了解立方體和立方體表面積的計算。一般來說,我們把它分成兩類。這兩種圖形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并且這兩部分的內容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對這兩門課程做一些調整,整合兩門課的知識,并將兩種圖形的知識聯系起來,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知識有深刻的記憶,并能很好地應用它。
第二,整合單元知識。
數學知識是一個整體。事實上,每個單元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有聯系,甚至有些單元的知識也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不分離這一內在聯系,注重單元知識的整合。例如,小學數學十進制數教學中,涉及多個單元與十進制教學相關,因此對相關單元的知識進行整合,然后進行教學。學生全面掌握十進制數的知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有助于結構化思維
第一,總體感知。我們在課程結束后,需要安排復習整體知識的課時,讓學生了解整個數學架構,復習課中整個思維的結構表達是最明顯的。教師要掌握復習課的方法,不要機械地重復所學的知識,而是要真正系統化知識,加強培養學生整體的感知能力,使得復習知識過程中讓學生鞏固整體知識,從而提高復習效果。
第二,學會遷移。目前,新課改的提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傳遞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聯系新舊知識,并建構這些知識,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讓學生明白獲得這個結論的過程,然后自覺遷移到課本之外去探索,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
第三,發展能力。在學習了幾堂課、幾單元或一學期甚至幾個學期之后,教師應該定期復習和整合他們所學的知識。在知識整合的過程中,讓學生更系統地、深刻地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差異,更深刻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3)提倡結構化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引入和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刻影響,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新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來制定教學目標。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情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準確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提倡在教學中進行結構化教學,同時也反映了這一時期教學的針對性。
2.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價值認識
(1)知識結構展開
知識與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知識呈現的許多方式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例如,在“認數”知識的教學中,不同年級的知識的教學過程是按照比較數字的意義、數字的組成、數字的數量、閱讀和寫作以及數字的大小來進行的。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深入,他們會逐漸減少知識并對知識進行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逐漸內化為自己的事物,從而形成一種“認知結構”,引導學生以整體的方式掌握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整體意識,有利于學習效果的不斷提高。
(2)流程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相似的知識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著相同的過程和方法。例如,“運算法”和“量的計量”的教學過程和方法大致相同。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一些相似的知識,然后引導學生從一開始就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這也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素養。
(3)方法的結構
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使用相同的數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整數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按照“推理算法—多算法”的方法學習。學生也會使用類似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其他知識。當學生有一個清晰的結構時,他們可以積極地學習新知識。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可以積極思考,并尋找合適的解答方式。有方法的學習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結論
總之,數學知識的整體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開發更多基于課本的經典數學實驗,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直接面對現實問題情境,理解知識,提高智力。
參考文獻
[1]徐微.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6(02):35-37
[2]劉莉.見木又見林—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之友,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