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與推進,提升中小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已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建設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具備閱讀與寫作能力,是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保證,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途徑分析
當前,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的能力是一個極其值得深究的問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不僅是為了其成績的提高,同時也是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下闡述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想法。
一、明確寫作目標
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語文讀寫的興趣,如果他們對語文的讀寫產生興趣,他們才會想要去深入地了解如何完成好語文的閱讀與寫作。這個時候需要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去推薦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其次要組織學生整理自己的課外閱讀筆記,將自己所發現的優美句子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然后老師組織一個評比大賽,將記錄得比較好的學生的筆記本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進行參照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詞匯量,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寫作的創新性。比如我們在講到關于冬天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對課外讀物中關于秋天的優美語句進行記錄,然后讓他們寫一篇關于冬天的作文,將相關語句應用進去,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積累寫作素材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只靠語文教材上的知識完全不夠,應該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讀寫素材,讓他們讀更多的書并將自己的個人情感投入進去,全身心地體會語言文字的優美。因為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認知和行為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有較高的認知水平與學習高級知識的能力,這個時候想要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就需要老師很好地引導學生。讓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方法有兩種:第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學生推薦對閱讀與寫作能力有用的書籍,讓他們增長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詞匯量,在以后的寫作中不會因為詞語匱乏而寫不出優美的文章。第二,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利,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這樣他們讀起來就更加的輕松有趣,就能夠激發他們的閱讀與寫作積極性。但是學生選擇讀物的大致方向一定要把握準確,不能選擇像沒有營養的小說一類的讀物。最后,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評分中,對學生的不足以及優點進行批評和表揚,這樣學生對自己的缺點可以了解得更加清楚,對自己的優點加以發揚,從中可以看出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所以在進行教育活動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確保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堅定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采用積極先進的教學技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活動的活躍性以及趣味性。但是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在課堂上讓學生肆意地嬉戲打鬧,而是尊重學生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習興趣,然后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建議,讓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時能夠有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及寫作方向。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習慣,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一直堅持下去,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所以在學習生活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對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整合強化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是新課改的需求,這也是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標準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就要明確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為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創造更多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利用新穎的教學資源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和以前的教學資源匱乏不同,如今的教學資源極其豐富,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與途徑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給予學生相應的環境及資源,所以說,整合強化教學資源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不僅僅是一門重要的提升成績的科目,同樣也是他們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的主要科目。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用更多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同時強化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變得更加有創新性與創造力,所以說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寫作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一項任務。
參考文獻:
[1]許艷梅.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
[2]吳道銓.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的研究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8.
[3]王淑賢.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J].考試周刊,2018(93).
[4]陳亞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8(4).
作者簡介:劉奇敏(1969—),男,漢族,甘肅靜寧人,大專,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