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越穎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務必加深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此將課堂教學效果有效地體現出來。主要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現狀入手,提出了完善的互動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現狀;完善措施
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大多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沒有加深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自從推行新課改以后,便對教學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教師除了為學生傳授豐富的語文知識之外,同時還必須做好學生關系的協調工作,確保師生共同學習和進步。因此,深入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策略是非常關鍵的。
一、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現狀的分析
現階段,在小學語文課程開展期間,教師已經意識到實施師生互動的作用,并且也結合實際情況落實了完善的對策,可是從實際運行現狀來看,依舊有較多的不足之處。通過相關分析來看,大體上表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師生互動方式較為單一和滯后,難以產生良好的效果。在教學期間,依舊是遵循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期間,主要是以語言問答方式為主,其他類型的互動方式則少之又少。在應用語言互動期間,教師自身更加喜歡使用生硬直接和批評性的語言,根本沒有重點考慮學生的溝通主體性,產生的互動效果不佳。其二,課堂互動準備不到位,諸多教師雖然認識到師生互動屬于課堂中的一項活動,但根本不注重課前互動準備工作的開展,課堂互動活動比較少,如此一來,就削弱了學生對師生互動的興趣,并且也不會產生良好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策略
1.對互動方式進行轉變和創新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小學生的啟蒙科目之一。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不具備較強的認知能力,因此無法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點?;诖?,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完善以及整合知識點,以學生特征和實際情況為主,引進合理的互動方式,通過互動培養學生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包含了諸多類型的師生互動方法,比如語言溝通和情境交流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方式結合到一起,將小學生的互動興趣激發出來,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另外,保持教師授課和課堂互動模式的多元化,加大師生之間的互動力度。在講解《爺爺和小樹》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比如“如果你是文章中的爺爺,你也會這么對待小樹嗎?”根據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完成閱讀以后,學生可以將印象中爺爺的感受以小組形式分享出來,教師再進行正確引導,傾聽每個小組學生的聲音。
2.做好課前預習,為課堂師生互動提供幫助
課前預習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并且也直接影響著師生互動的效果。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到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從而提升自身興趣,為課堂上師生互動提供幫助。其一,結合各項互動內容為學生安排有關的預習內容,保持預習內容和師生互動內容的相符性,安排太多或者是內容不合理的話,均不利于該項工作的良好開展。因為內容太多將會加大學生壓力,預習內容安排太少則難以確保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師生互動環節中。其二,教師可以應用多項方式實施預習,學生獨立完成預習工作,或者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完成預習。對于預習方式的選擇,教師可以以學生自身能力以及內容的完善性等方面為主,引進多媒體網絡技術,將需要預習的內容以視頻或者圖片形式讓學生進行觀看,這樣一來,將會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3.創建完善的反饋體系
健全完善的反饋體系是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實施師生互動的一項主要方式,基本策略涉及教師多角色參與教學中以及創建師生互評績效反饋體系,全面監督語文教學情況,更改和修訂分層的小組互動規則,以此將各項問題以及偏差徹底解決。同時,教師還必須擔當起多項角色,比如引導者、示范者和傾聽者等,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講解有關的知識點。其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要求教師學會傾聽,傾聽學生如何閱讀和討論以及發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必須要有耐心,以民主的心態和學生進行交流以及互動,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其次,在互動學習傾聽過程中,保持公平公正性,不要只將關注點放在優秀學生身上,對于后進生也必須多加關注,傾聽后進生的想法。從中可以看出,學會傾聽是開展互動教學的基礎。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教師必須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改進,引進多樣化的互動模式,掌握良好機遇,激發學生積極性,以此提升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盧穎.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應用[J].才智,2019(4):35-36,39.
[2]陳霞.論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策略[J].學周刊,2019(6):74-76.
[3]穆宏香.簡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