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課改工作的開展,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理應轉變自身理念,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優化內容,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主要描述了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閱讀活動展開的主要策略,并通過相關案例展開說明。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模式;小學教育;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如果教師采取的方法存在問題,很容易影響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就要轉變個人想法,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合理運用各種方法,促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進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轉變個人態度,對閱讀產生興趣,進而使自身素養得到提升。
一、依靠情景劇激發學生興趣
(一)基本概念分析
情景教學一直都是閱讀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類方式,結合原文的內容,創設對應的情景,引導學生融入進來,自主展開學習。一般來說,最為常見的便是情景劇。學生基于原文內容,自主開展課本劇表演。如此不但能夠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所提高,而且能充分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學習課文《晏子使楚》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方式。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兩方面閱讀要求,其一是全文的整體內容,其二是文章的結構脈絡。在閱讀活動結束后,在課堂上對這兩部分展開討論。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文中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予以深入分析,并開展情景劇表演。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輪流上臺,對原文內容進行呈現。不同學生的理解不一樣,表演自然也會有一定差別。如此一來,整個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極為有趣,促使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二、依靠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一)基本概念分析
語文知識本身來自生活之中,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進行應用。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就要嘗試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明白語文學習的價值,進而提升自身的整體水平[1]。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完成文章《橋》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家之后,對自己家周圍的橋進行觀察,一邊對比原文的內容,一邊感受周圍環境。如此就能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同時對大自然也會產生濃濃的喜愛之情。之后,學生再結合原文的行文方式,融入自己觀察時的個人感受,自主嘗試仿寫,進而使自身寫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三、依靠合作閱讀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一)基本概念分析
由于小學生年幼,在面對同一篇文章時,個人理解往往會有不同。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小組學生自主對原文內容展開交流,分享個人想法,以此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認知。此外,在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大家還能集思廣益,共同提出解決方案,以此提升閱讀效率[2]。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對古詩《清平樂·村居》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在課堂的初期,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的整體水平都差不多,而小組中的學生則要實現性格互補。之后,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一邊進行閱讀,一邊展開討論,對古詩的描述手法和情感表達展開分析,大家相互交流,彼此分享意見。之后,每組再派一名代表上臺,對本組的討論結果予以闡述。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所加深,而且懂得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四、依靠群文閱讀提升閱讀效率
(一)基本概念分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就可以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基于某個特定的主題,讓學生一次性面對大量相同類型的文章。依靠這一方式,整個教學活動就會變得更有趣,課堂內容也會變得十分豐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升。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學習《景陽岡》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群文閱讀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些《水滸傳》中其他的故事內容,諸如《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拳打鎮關西》等,促使學生與這些文章一同展開對比。通過這種模式,能夠促使閱讀內容變得更為豐富,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效果,使學生的閱讀量變得更為豐富,進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3]。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持續調整。如此一來,教學工作將會更具特色,學生對閱讀活動的態度也會有所轉變,慢慢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進而使自身整體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文婷.淺議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23):148-149.
[2]陳春金.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家長,2019(21):134-135.
[3]陳瑤.基于自主性的小學語文中高段探究式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9):179.
作者簡介:趙敏(1970—),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相關工作。